[发明专利]燃煤供热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15732.9 | 申请日: | 202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7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魏书洲;刘喆;王金星;张军峰;刘锴慧;陈彦桥;刘千;任学武;卢权;郭璞维;陈荣轩;白国栋;庄乾伟;王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1/02;F24D18/00;F01K11/02;F01D15/10;F24D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林婧 |
| 地址: | 0652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供热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煤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冷却塔、化学储能装置以及物理储能装置,汽轮机的进汽口用于与锅炉的出汽口连接,以使锅炉的蒸汽能够通过汽轮机的进汽口进入到汽轮机内,汽轮机与发电机传动连接,汽轮机的排汽口与凝汽器的进汽口连接,凝汽器的出水口与冷却塔的入水口连接,冷却塔的出水口与凝汽器的进水口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化学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物理储能装置的输入端以及升压站的输入端电连接,化学储能装置的输出端、物理储能装置的输出端均与升压站的输入端电连接。本方案实现了物理储能装置与化学储能装置的耦合,并可在最小运行负荷和升降速率两个方面同时提高系统的灵活运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燃煤供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煤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火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单纯汽轮机运转的发电机组以及采用热电联产方式的供热机组,其中在北方多以热电联产供热机组为主,热电联产供热机组是采用一种燃料同时产生电能和热能,因此供热和供电二者处于耦合状态。但是目前热电联产供热机组由于热负荷和电负荷二者耦合的关系,电网调峰能力的灵活性较差,不利于进行电网调峰,不满足目前电网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煤供热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燃煤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冷却塔、化学储能装置以及物理储能装置,所述汽轮机的进汽口用于与锅炉的出汽口连接,以使所述锅炉的蒸汽能够通过所述汽轮机的进汽口进入到所述汽轮机内,所述汽轮机与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汽轮机的排汽口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冷却塔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化学储能装置的输入端、物理储能装置的输入端以及升压站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化学储能装置的输出端、物理储能装置的输出端均与升压站的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化学储能装置为蓄电池。
可选地,所述物理储能装置为储能飞轮。
可选地,所述化学储能装置与物理储能装置并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燃煤供热系统还包括储热装置,所述储热装置连接在所述汽轮机与所述凝汽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储热装置为熔盐储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燃煤供热系统还包括除氧器,所述除氧器连接在所述凝汽器与所述锅炉之间。
可选地,所述燃煤供热系统还包括吸收式热泵,所述凝汽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凝汽器的进水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凝汽器与所述冷却塔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凝汽器与所述吸收式热泵形成第二循环回路,且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并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燃煤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凝汽器的出水口处或者所述凝汽器的进水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5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老化物流托盘
- 下一篇:一种涤纶布生产用水洗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