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13060.8 | 申请日: | 2022-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权;周书剑;姜成林;李树忱;朵永辉;冯现大;都培龙;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E21D11/18;E21D11/38;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袁蕾 |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软弱 围岩 隧道 支护 结构 | ||
1.一种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挖支护(1),所述扩挖支护(1)位于软弱围岩内,所述扩挖支护(1)上固定嵌设有锚杆(6),所述扩挖支护(1)内侧固定安装有外支护(2),所述扩挖支护(1)与所述外支护(2)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层(7),所述外支护(2)内侧固定安装有内支护(4),所述外支护(2)与所述内支护(4)之间设有减震层(3),所述内支护(4)内侧固定安装有二衬衬砌(5),所述内支护(4)与所述二衬衬砌(5)之间设有第二防水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挖支护(1)包括钢筋网(11),所述钢筋网(1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型钢(12),相邻所述支撑型钢(12)之间穿设有若干连接钢管(14),所述支撑型钢(12)和所述钢筋网(11)外侧浇筑有混凝土层(13),所述锚杆(6)一端位于所述混凝土层(13)内,所述锚杆(6)另一端位于软弱围岩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型钢(12)包括拱形支撑(121)、与所述拱形支撑(121)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的竖支撑(122)以及与所述竖支撑(122)可拆卸连接的仰拱支撑(123),相邻所述拱形支撑(121)和所述仰拱支撑(123)两端分别开设有插槽(124),所述竖支撑(122)两端分别与所述拱形支撑(121)和所述仰拱支撑(123)上的所述插槽(124)相适配,所述连接钢管(14)同时贯穿所述竖支撑(122)和所述插槽(1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型钢(12)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定位锥(15),所述定位锥(15)穿设在所述钢筋网(11)的网孔内,且与所述钢筋网(11)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3)包括第一板层(31),所述第一板层(31)与所述外支护(2)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层(31)内侧设置有第二板层(32),所述第一板层(31)与所述第二板层(32)之间夹设有减震缓冲板(33),所述第二板层(32)与所述内支护(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缓冲板(3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7),所述通孔(37)内穿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层(31)和所述第二板层(3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板层(31)固定连接的套管(34),所述第二板层(32)上固定安装有插杆(35),所述插杆(35)与所述套管(34)内腔滑动配合,所述插杆(35)端部与所述套管(34)内腔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3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7)为防水卷材,所述第二防水层(8)包括玻璃纤维布和防水涂料,所述玻璃纤维布敷设在所述内支护(4)内侧,所述防水涂料涂敷在所述玻璃纤维布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6)为注浆锚杆,所述锚杆(6)上螺纹连接有螺帽(61),所述螺帽(61)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倾斜柱(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30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