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芳基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2954.5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5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周聪颖;饶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13/00 | 分类号: | C07C213/00;C07C215/82;C07C217/92;C07C227/08;C07C229/58;C07C303/30;C07C309/65;C07F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刘珍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芳基胺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芳基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重氮醌化合物和芳基仲胺为原料,Ru(p‑cymene)Cl2为催化剂,无水1,2‑二氯乙烷作为反应溶剂,将其混合后获得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并在氩气氛围保护下进行反应,反应产物即为二芳基胺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二芳基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过程简单,高效,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能在40℃、中性条件下取得较高的产率,且副产物少,底物适用性广,官能团的包容性好,对于二芳基胺类化合物使用和发展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具体是指一种二芳基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芳基胺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农药、材料和药物分子中,因此,开发合成二芳基胺的有效方法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合成二芳基胺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是金属催化偶联和氧化还原偶联。
金属催化的偶联方法主要是Cu催化的乌尔曼-戈尔伯格偶联和Pd催化的芳胺和芳基卤化物偶联,但是二者通常需要比较苛刻的反应条件,且官能团适用范围有限,如对卤素,OTf等官能团的包容性较差。
氧化还原偶联则是使用芳基硼酸与芳胺偶联制备二芳基胺类化合物,即Chan-Lam反应。该反应虽然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但通常会产生各种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一般来自芳基硼酸,主要有芳基硼酸的氧化和去硼酸化而形成的苯酚和芳烃副产物,以及苯酚副产物与母体芳基硼酸的Chan-Lam醚化产物。考虑到二芳基胺结构在药物和天然产物中普遍存在,开发新的条件温和的、具有良好的官能团的包容性和结构多样性的合成方法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底物适用性广,官能团的包容性好的二芳基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二芳基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重氮醌化合物和芳基仲胺为原料,Ru(p-cymene)Cl2为催化剂,无水1,2-二氯乙烷作为反应溶剂,将其混合后获得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并在氩气氛围保护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通过TLC分析监测重氮醌消耗情况,判断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将溶剂旋干,然后最后通过硅胶柱分离后得到二芳基胺类化合物成品。
其中,反应混合物中重氮醌化合物的浓度为0.10-0.20mmol/mL,芳基仲胺的浓度为0.30-0.50mmol/mL,所述催化剂Ru(p-cymene)Cl2的浓度为0.003-0.006mmol/mL。
反应过程通过TLC分析监测到重氮醌消耗情况,判断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通过TLC板检测是否有产物生成。
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R1为独立的-CO2Me、卤素原子、-OMe、-tBu;
R2为独立的-tBu、氢原子。
R3为独立的卤素原子、-OTf、-Bpin、-CF3、-CO2Me;
R4为独立的-CF3、氢原子;
R5为独立的Me、丙基、烯丙基、炔丙基或苄基。
本发明中所述重氮醌化合物具体如下:
本发明中所述芳基仲胺具体如下:
本发明中制备得到的二芳基胺类化合物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2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间烧伤康复用的撑开固定器
- 下一篇:建筑施工用的电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