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遥感卫星原始码流数据跨网区安全高效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2373.1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亮;张志华;汪源;于君娜;白晶;刘东;李峰;王士成;孟祥利;赵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感 卫星 原始 数据 跨网区 安全 高效 传输 方法 | ||
1.一种遥感卫星原始码流数据跨网区安全高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卫星跟踪接收计划以数据流的方式进行卫星原始码流数据接收,按照卫星特点对接收的卫星原始码流数据进行数据分包,并按照预定义的文件命名规则顺序生成数据分包文件;
(2)构建多任务情况下的原始码流数据跨网传输综合调度模型,调度多台单向传输设备进行遥感卫星原始码流数据分包文件的多任务并行跨网传输,从而将遥感卫星原始码流数据分包文件从低密区交换到向高密区;
(3)高密区接收到数据分包后,按照预定义的文件命名规则对数据分包所属的卫星型号、传输任务及传输顺序和优先级进行解析,将数据分包按照卫星型号和优先级稳序推送到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产品生产;
(4)如果出现断序或者接收失败的数据分包,则生成失败反馈文件,失败反馈文件中包括此数据分包的所属任务、优先级和数据分包名称,通过光盘摆渡设备从高密区交换到低密区,低密区接收到失败反馈文件后,进行解析,将传输失败的数据分包重新从低密区传输到高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卫星原始码流数据跨网区安全高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方式为:
根据卫星型号、分辨率和单景数据大小,按照不同卫星分别设置每种卫星的数据分包大小,以在高密区进行处理时进行快速生产,预定义的数据分包文件的命名规则为:
卫星代号_接收站代号_轨道圈号_日期时间_优先级_任务流水号_分包流水号.文件后缀;
其中,卫星代号为每颗卫星固定代号;接收站代号用于确定本次任务从哪个地面接收站接收的码流数据;轨道圈号为9位数字,范围为000000001-999999999;日期时间包括四位年数、两位月数、两位日数、两位小时数、两位分钟数、两位秒数;优先级分为1-9级,用于确认任务优先级;任务流水号为3位数字,每天从001开始,最高到999,用于区分不同的任务;分包流水号为5位数字,每次任务均从00001开始编号,最高到99999;文件后缀为dat或者end,每次任务的最后一个数据分包以end为文件名后缀,其余数据分包均以dat为文件名后缀;
通过分包流水号和文件名后缀的组合,实现数据跨网后在高密网区判断本次传输任务是否完成以及确认数据分包的推送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感卫星原始码流数据跨网区安全高效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针对多个卫星原始码流接收任务并发跨网传输特点,构建综合任务调度模型,并通过调度多台单向传输设备实现多任务数据分包文件的多任务快速并行跨网传输;具体方式为:
首先,综合计算单向传输设备池中各设备的任务负载情况,每次数据分包文件传输请求,均分配给负载最轻的单向传输设备,实现单向传输设备池的资源最优利用;
其次,解析数据分包文件的任务优先级和数据分包流水号,对于不同任务的跨网传输请求,按照优先级进行执行,对于同一任务中的不同数据分包文件,按照分包流水号进行执行;
跨网过程中,优先传输失败的数据分包文件,从而保证多任务并发情况下的原始码流数据数据分包文件稳序进行跨网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23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渣蛋白肽的制备装置及其工艺
- 下一篇:低频充电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