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充放电系统及移动充电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1645.6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山;张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泰微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B60L53/00;B60L53/30;B60L53/53;B60L5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阳坊***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放电 系统 移动 充电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速充放电系统及移动充电箱,包括电池组、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串联后的电压,显著高于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电压,通过简单的放电控制器,经放电接口连接电动汽车快充接口,实现大电流放电;单个电池模块电压显著低于220V整流后电压,通过充电接口和简单的充电控制器,轮流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尤其是快速充电。所述移动式快速充电箱,节假日集中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平时分散到各加油站,可随借随充随还,也可放在车上应急备用,还可作为分布式储能电站部件,提高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周期,相比换电方案成本更低,也便于推广,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为电动汽车提供服务的快速充放电系统及移动充电箱。
背景技术
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担忧,是制约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充电桩利用率低、不赚钱、对电网冲击大,又制约着充电桩的推广。直流快速充电桩平时闲置,可一遇节假日,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排几小时也不一定轮到一个充电桩。换电,理论上虽然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但由于汽车本身追求个性化,极难统一电池包的规格和尺寸,并且增加了换电机器人的投资,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还是得用户买单,导致换电方案折腾了十多年还没有个结果,有些大品牌已经放弃了换电方案。
近期也出现了如同旅行箱一样的大号充电宝,但充电功率太小。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充电功率,对于电动汽车用大号充电宝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充放电系统及移动充电箱,以解决现有充电桩少、节假日服务区充电排队久、充电速度慢、换电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
一种快速充放电系统,包括电池组、充电控制器、放电控制器、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电压低于220V交流电整流所得电压,如160V;所述电池模块串联后电压高于电动汽车电池包电压,如三个160V电池模块串联后电压为480V,通过放电控制器和放电接口,对外放电;充电接口通过充电控制器,轮流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均为直流接口。所述充电控制器和放电控制器包括接触器、IGBT功率器件和PWM波驱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充放电系统还包括监控电路板,所述监控电路板连接所述电池组、所述充电控制器和所述放电控制器,自动完成对多个所述电池模块的轮流充电,监控所述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出现异常情况可随时中断充电或放电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充放系统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监控电路板连接所述通信接口,接受外部指令对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充放电系统还包括外置充电模块,所述外置充电模块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通信接口,完成对所述电池组的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外置充电模块还设置有电量测量模块,用于累计和显示充电所消耗的电量。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电路板还设置有电量计量模块,用于测量和显示电池组的剩余电量,累计和显示电池组的放电电量。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电路板还设置有WIFI通信模块,可通过手机APP设置上网,查看所述快速充放电系统的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控制器和放电控制器分别连接有快速熔断器,在电流过大时,切断充电或放电过程。
另一方面,
一种移动充电箱,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的快速充放电系统,所述移动充电箱,还设有轮子,以便于移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泰微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泰微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1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