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有源桥集成倍流整流三端口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11218.8 | 申请日: | 202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1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孝峰;朱宏政;李昕;王宝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1/12;H02M7/219;H02M3/155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田秀芬 |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集成 整流 端口 拓扑 结构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有源桥集成倍流整流三端口拓扑结构,其电路由A端口电路、B端口电路、C端口电路与变压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端口电路由燃料电池等直流母线、第一电容C1、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组成;所述B端口电路由第一电感L1、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二电容C2和高压电池组成;所述C端口电路由第九开关管Q9、第十开关管Q10、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三电容C3和低压电池组成;所述A端口电路、所述B端口电路和所述C端口电路分别通过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绕组N1、第二绕组N2和第三绕组N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有源桥集成倍流整流三端口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等直流母线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和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等直流母线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第一绕组N1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相接;所述变压器第一绕组N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源极和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有源桥集成倍流整流三端口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池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七开关管Q7的漏极和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漏极相连接;所述高压电池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第八开关管Q8的源极和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源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第二绕组N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源极和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第二绕组N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开关管Q7的源极和所述第八开关管Q8的漏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有源桥集成倍流整流三端口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池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低压电池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所述第九开关管Q9的源极和所述第十开关管Q10的漏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第三绕组N3的一端分别与第九开关管Q9的漏极和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第三绕组N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开关管Q10的源极和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12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