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纹东方鲀与观赏龟外塘生态混养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08187.0 | 申请日: | 202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2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唐晓东;尹绍武;喻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7/02;A23K50/00;A23K10/30;A23K10/20;A23K10/22;A23K10/26;A61K36/85;A61P3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方 观赏 龟外塘 生态 混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纹东方鲀与观赏龟外塘生态混养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养殖池的修缮,(2)鱼龟引种投放,(3)暗纹东方鲀的饲养,(4)观赏龟的套养。本发明营造了更适宜的养殖环境,选择优良龟种混养并控制养殖比例,运用温和中药在高温期调理鱼体,调配种龟高产稳产饲料。本发明充分运用了生态位原理进行水产经济动物的饲养,与饲养单一水产品种相比,运用本专利可以更好地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水产药物使用,除收获暗纹东方鲀商品鱼外还可以孵化出观赏龟苗增加额外利润,提升了水产养殖的经济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龟外塘生态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俗称河豚鱼,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东海、黄海一带。作为我国传统珍稀淡水佳肴,一直以来凭借其鲜美细腻、刺少爽滑的口感,征服了一大批食客,尤其是雄性河豚鱼的精巢,被无数美食爱好者奉为珍品,在餐饮行业售价不菲。虽然该鱼市场定位较普通淡水鱼更高端,价格更昂贵。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收入的增长,对于高档水产品的需求日益激增,因此暗纹东方鲀养殖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纳尔逊伪龟(Pseudemys Nelsoni),俗称火焰龟,鸡龟亚科伪龟属,原产北美洲,近年来作为观赏宠物引入我国,该品种以素食为主,性格较为温顺,不会主动攻击活鱼,可作为套养品种在商品鱼池塘内进行养殖。
目前,生态混养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如鱼虾混养,鱼蟹混养,四大家鱼混养等。合理科学地运用生态学理念,可以使不同水生物种和谐共生,更充分地运用养殖空间,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水生生物病害的发生,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而暗纹东方鲀与其他水产动物进行生态混养实践较少,如一种二龄长江刀鲚套养在暗纹东方鲀养殖池的养殖方法(CN202110313231.8),一种暗纹东方鲀亲本和金钱鱼池塘大棚越冬混养方法(CN201611113685.6),以上几种混养实践主要是暗纹东方鲀与其他鱼类进行混养,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鱼类间存在机制相同的致病感染源,因此一旦出现病害很可能会危害暗纹东方鲀及混养的其他鱼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纹东方鲀与观赏龟外塘生态混养的方法,充分利用养殖池空间,增加养殖品种,提高水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暗纹东方鲀与观赏龟外塘生态混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养殖池的修缮:选择环境良好、底部平整的养殖池塘对其进行消毒,并在池塘周围做好围挡,在近水处搭建产卵室,并在产卵室内铺设过筛细沙供龟挖坑产卵;水池边设置一块连接水面和产卵室的斜坡,供龟晴天晒背及雌龟上岸产卵;
(2)鱼龟引种投放:从具有相关资质的正规水产养殖基地引种,挑选优质健康的暗纹东方鲀苗种和观赏龟亲本;到场后合理控制养殖数量和密度;
(3)暗纹东方鲀的饲养:暗纹东方鲀苗种入塘适应后,对其进行定时定点投喂,选取暗纹东方鲀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气温19-25摄氏度时,每日投喂一次,气温25摄氏度以上时,每日投喂两次。当进入盛夏高温期时,为减少暗纹东方鲀因水温过高产生应激影响生长,取中药溶液拌入饲料投喂进行调理,每周一次;
(4)观赏龟的套养:入水前用1:1500-1:1200的聚维酮碘溶液兑水浸泡种龟20-25min进行药浴消毒。入塘适应后,对种龟进行定时定点投喂,将饲料放置在池塘边斜坡上,供其自由取食。6-7月间收集受精龟卵进行孵化,孵化介质为潮湿蛭石,室温孵化两个月后,稚龟即破壳而出,待稚龟腹部卵黄囊吸收完毕后,将其转移到容器内进行打包售卖。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围挡材质为铁丝网,高度80-100cm,过筛细沙的厚度为20-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8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快速支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金属制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