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发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06330.2 | 申请日: | 202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缪勒;卢卡斯·P·L·范戴克;格奥尔格·奥尔马;约阿希姆·约瑟夫·马里亚·克吕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智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3822 | 分类号: | H04B1/3822;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冯薇;黄亮 |
| 地址: | 荷兰埃因霍温高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网络协议控制器与网络总线之间通信的收发器装置,所述收发器装置包括:收发器电路系统,其被配置成使用第一物理层协议在所述网络总线上传输和接收数据;以及监测电路系统,其被配置成确定所述网络总线的测量特性,其中所述收发器装置被配置成:确定所述测量特性是否指示错误状况;并且响应于确定所述错误状况,重新配置所述收发器电路系统以使用第二物理层协议在所述网络总线上传输和接收数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网络节点的收发器和控制器、一种包含节点的网络以及相关联的操作方法和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具体地,尽管不是排他地,但本公开涉及控制器局域网(CAN)收发器、CAN控制器、CAN装置、CAN网络以及相关联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控制器局域网(CAN)、具有灵活数据速率的CAN(CAN FD)、本地互连网络(LIN)、FlexRay、基于以太网的网络总线以及其它类型的车载网络(IVN)总线可用于车辆内的通信。例如,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是通常在汽车内使用的基于消息的通信总线协议。CAN总线网络可包括多个总线装置、所谓的节点或电子控制单元(ECU),例如引擎控制模块(ECM)、传动系控制模块(PCM)、安全气囊、防震刹车、定速巡航、电动助力转向、音频系统、窗、门、后视镜调整、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池和再充电系统等等。CAN总线协议用于实现各种总线装置之间的通信。CAN协议的数据链路层被标准化为国际标准组织(ISO)11898-1:2003。作为标准化CAN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扩展并同时集成到ISO11898-2:2016标准中的CAN灵活数据速率或“CAN FD”可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但是标准化CAN数据链路层协议仍处于进行扩展以提供更高数据速率的过程中。在CiA610(自动化中的CAN)下论述的限定阶段中,称为CAN XL的另一扩展具有实现更高数据速率的新的级别方案,在规范CiA610中进行了论述,并且正在以现有ISO11898标准的另外更新或新标准的形式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图1a示出了包括多个节点或装置102a-e和双绞线电缆的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网络100,所述双绞线电缆提供CAN总线104,用于经由短截线(例如,短截线106a-c)在多个CAN节点102a-2之间传输差分信号。端部节点(节点1和节点2)102a、102b处存在端接电阻器108a、108b,如图1a中示出的例子。
图1b示出了耦合到图1a的CAN总线104的CAN节点或装置102的示意性框图。CAN节点102包括CAN控制器110和CAN收发器112。可由例如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实施CAN控制器110,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在CAN总线网络100内实施CAN操作协议。CAN收发器112将CAN控制器110与CAN总线104连接。在一个或多个例子中,CAN收发器112可在不具有用于理解或实施CAN协议的电路系统的情况下操作或在受用于理解或实施CAN协议的电路系统限制的情况下操作,并且因此与CAN控制器110的处理器相比,CAN收发器可具有相对有限的功耗。
CAN控制器110具有传输输出116和接收输入118。CAN收发器112具有传输输入120、接收输出122和总线端124,所述总线端124还可被称为总线端口。总线端124可包括总线端电阻器(RBUs)125。总线端124耦合到CAN总线104的两个信号线。CAN控制器110的传输器输出116耦合到CAN收发器112的传输输入120。CAN控制器110的接收输入118耦合到CAN收发器112的接收输出122。
CAN收发器112包括传输器111和接收器114。传输器111具有耦合到CAN收发器110的传输输入120的输入,以及连接到CAN收发器112的CAN总线端124的输出。传输器111被配置成经由总线端124将在CAN收发器112的传输输入120处接收的数据转换为用于CAN总线104的差分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智浦有限公司,未经恩智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6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