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04567.7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韩阔业;宋扬;刘光宏;葛建军;吕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2 | 分类号: | G01S7/42;G06F9/30;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李明;赵吉阳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雷达 系统 多发 波束 驻留 任务 解析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雷达系统领域,提供一种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控制中心根据系统配置、参数设置和任务规划策略,生成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队列;控制中心将任务队列中的每个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分解为一个子任务簇;控制中心根据子任务簇生成雷达指令簇;控制中心按雷达编号发送指令,雷达接收到指令后发射接收通道按指令参数执行收发操作。本公开利用控制中心进行统一调度,能更好地支撑分布式雷达系统波束级的实时协同;通过两级映射实现任务分解和指令生成,使各雷达能直接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收发操作,降低了各雷达端处调度管控的复杂性,简化了任务分解方式及解析流程,提高了任务规划和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雷达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雷达系统,是利用多部空间分布式部署的雷达,通过统一的资源调度和有序的组网协同控制,实现对目标区域同时多发多收共视观测覆盖。不同于常规的组网雷达仅实现网内各雷达的探测区域补盲和点、航迹情报融合,分布式雷达系统需要通过波束驻留时间粒度的网内雷达资源调度管控,实现对共视区内目标的多发多收观测通道数据生成和联合处理,以增强探测威力、分辨率和定位精度等性能指标。
现有技术中,对于常规的相控阵组网雷达,一般采取基于任务的管控方式。组网融控中心将需要执行的任务集,而不是具体模式或参数分配给参与组网的雷达。各雷达接收组网融控中心分配的任务,对任务进行分解并生成各驻留的调度管控时间序列,最后按照生成时间序列内的调度管控指令参数依次执行。
然而,上述常规组网雷达的任务管控方式并不利于有效地完成系统任务规划和资源配置。一方面,分布式雷达系统对任务调度的时序要求更高,需要控制中心进行统一调度,生成各雷达按波束驻留时间粒度的执行时间序列,以达到更好的协同效果。另一方面,上述常规组网雷达的任务管控方式使得各雷达端处的调度管控较为复杂,不利于任务规划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统。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分布式雷达系统包括控制中心以及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多个相控阵雷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中心根据系统配置、参数设置和任务规划策略,生成分布式雷达系统的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队列,其中,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队列包括各个波束驻留时间对应的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
控制中心将每个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分别分解为一个由多个子任务构成的子任务簇,其中,每个子任务分别对应一个工作于预设频点的单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过程;
控制中心根据子任务簇,生成对应的雷达指令簇,将不同波束驻留时间的雷达指令簇串接,得到对应的指令队列;其中,雷达指令簇包括多条指令,指令包括多个指令参数,且指令用于控制对应的相控阵雷达在规定的波束驻留时间内执行收发操作;
控制中心将指令队列中的指令发送至对应的相控阵雷达,对应的相控阵雷达接收指令,解析出指令对应的指令参数,并根据指令参数控制发射接收通道执行相应的收发操作。
可选的,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包括任务序号、波束类型、波形编号、波束编号、执行时间、驻留时间、多频点频率序列、节点发射状态序列、节点接收状态矩阵、输出信息类型。
可选的,多频点频率序列表示为,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4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