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优化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3411.7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卫东;许朋江;何高祥;薛朝囡;唐鹏飞;居文平;汤少辉;付治立;郦忠伟;熊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吴美蓉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优化 回转 空气 预热器 转速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优化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该方法包括,当发电机组负荷处于固定值时,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初始转速基础上增加一个转速增量,根据第一次出口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所述转速增量;在调整所述转速增量的过程中,基于第二次出口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所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根据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变化确定最优转速,使空气预热器换热能力大大提高。降低了排烟温度,降低锅炉排烟热损失,增大锅炉效率。提高空气预热器换热能力,提高热一次风、二次风风温,改善了锅炉着火性能和燃烧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线优化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预热器(空预器)是位于锅炉尾部烟道的换热器,将尾部烟道中的烟气降温以加热进入锅炉前的空气,可以用于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改善燃烧的着火条件和燃烧过程、热空气也可用作煤粉的干燥剂和输送介质。常用的有管式空气预热器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因传热系数高、节省钢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容量机组中。
转速是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重要参数,一般根据转子回转直径来确定,直接对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性能产生影响。大部分机组在投产初期或大修时会根据机组的情况设定最优转速,然而,在机组实际运行中,受机组负荷的变化、锅炉热负荷的变化、锅炉煤种的变化和蓄热面的积灰程度的影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运行条件发生较大范围的变化,采用固定转速运行已不能保证空气预热器的换热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如何优化空气预热器转速适应性,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优化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预热器转速固定,从而不能保证换热能力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应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该方法包括:
当发电机组负荷处于固定值时,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初始转速基础上增加一个转速增量,根据第一次出口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所述转速增量;
在调整所述转速增量的过程中,基于第二次出口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所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转速调整的精度获取所述转速增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次出口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所述转速增量,具体为:
若所述第一次出口烟气温度降低,则所述初始转速增加所述转速增量,并增加所述转速增量;
若所述第一次出口烟气温度升高,则所述初始转速减去所述转速增量,并增加所述转速增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调整所述转速增量的过程中,基于第二次出口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所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具体为:
所述第一次出口烟气温度降低时,增加所述转速增量直至所述第二次出口烟气温度升高,此时所述转速增量为临界转速增量,调整所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为所述初始转速与所述临界转速增量之和;
或,所述第一次出口烟气温度升高时,增加所述转速增量直至所述第二次出口烟气温度升高,此时所述转速增量为临界转速增量,调整所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为所述初始转速与所述临界转速增量之差。
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在线优化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装置,应用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中,该装置包括: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当发电机组负荷处于固定值时,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初始转速基础上增加一个转速增量,根据第一次出口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所述转速增量;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调整所述转速增量的过程中,基于第二次出口烟气温度变化情况调整所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3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