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松紧带弹力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02661.9 | 申请日: | 202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黄科;陈小玲;李笑;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秋弹性织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松紧带 弹力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松紧带弹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对应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承,两个所述固定支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抵持辊,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检测辊,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和底部对应通过焊接固定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动夹爪,所述检测辊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气体泄出孔,所述检测辊的两侧内壁之间对应通过轴承连接有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为中空状,所述双头螺杆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双头螺杆的两端对应贯通连接有罗茨泵,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紧带弹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松紧带弹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松紧带弹力检测时一般通过将其两端向外牵拉,使得松紧带发生形变和恢复原状,以此来进行弹力检测,但这种方式只能检测拉伸强度,并不能通过小范围牵拉检测到松紧带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应力作用,相互之间小范围的弹性和韧性是影响松紧带持久性的重要因素,这就造成了很多内部存在缺陷的松紧带能够继续生产包装,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松紧带弹力检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松紧带弹力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松紧带弹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对应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承,两个所述固定支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抵持辊,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检测辊,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和底部对应通过焊接固定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动夹爪,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安装有压延板,所述压延板的轮廓与检测辊相适配。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辊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气体泄出孔,所述检测辊的两侧内壁之间对应通过轴承连接有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为中空状,所述双头螺杆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上开设有通气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双头螺杆的两端对应贯通连接有罗茨泵,两个所述罗茨泵的输入端均贯通连接有高压气体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双头螺杆上设置有螺纹方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双头螺杆的左右两端对应螺接有密封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盘的侧壁均匀通过焊接固定有缠绕轮,所述缠绕轮的外部通过缠绕连接有柔性密封条,所述柔性密封条与气体泄出孔相平齐,且柔性密封条出孔覆盖在气体泄出孔的内壁,所述柔性密封条的一端通过粘接固定在检测辊的内壁,所述柔性密封条的一侧和检测辊的内壁均通过粘接固定有柔性磁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间管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检测辊的内壁滑动接触,所述分隔板将检测辊的内部分为两个相等体积的腔室。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盘上开设有导通孔,所述导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从侧边向中间导通,从中间到侧边截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弹力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S1、利用两个电动夹爪使得松紧带绷紧,松紧带紧紧贴附在检测辊外壁;
S2、启动电机驱动双头螺杆转动,调整两个密封盘的位置,使之适应松紧带的宽度,蒸汽从被遮盖的地方无法排出;
S3、启动罗茨泵,将两个泵向检测辊外排放高压气体,使得松紧带发生鼓包作用,检测是否能够回复原状;
S4、再次启动罗茨泵,使得两个罗茨泵吸收气体,使得检测辊内压强减小,使得松紧带向内收缩,检测收缩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秋弹性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秋弹性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2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