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控制回路的断线检测电路以及断线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00763.7 | 申请日: | 202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54 | 分类号: | G01R31/54;G01R31/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李小东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控制 回路 断线 检测 电路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控制回路的断线检测电路以及断线检测方法。该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控制模块、整流模块、充电模块、电容电压监控及放电模块、信号隔离传输模块以及主控模块,充电模块包括电容以及用于对电容进行充电限流的第一电阻,电容电压监控及放电模块包括与电容连接的电压检测单元、与电容和电压检测单元共接的第二电阻、与电压检测单元连接的开关单元以及分别与开关单元、第二电阻连接的光耦,第二电阻的阻值远小于第一电阻的阻值,信号隔离传输模块用于将电平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并进行隔离传输;主控模块根据脉冲信号判断终端控制回路是否为断线状态。本发明能够避免断路器误动作,同时能够有效检测终端控制回路的断线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控制回路的断线检测电路以及断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力市场的开放,各家电力公司都在寻求提高公司效率,增加客户、改善服务的方案。通过对用电设备实时监控管理,可以使供电企业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针对专变、台区、大用户等分散的用电场合,实现用电现场管理以及电能量远程控制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终端内部集成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大用户的供电。继电器控制接口处增加了断线检测功能,用于准实时检测控制回路的正常状态。
现有技术的断线检测存在以下缺点:需要较大的驱动电流驱动光耦能正常传输信号,如果需要适应宽的交流电压范围,则需要增加更多的驱动电流。但,驱动电流过大,使得流过被控对象(断路器)的暗电流也比较大,容易导致被控对象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控制回路的断线检测电路以及断线检测方法,能够避免断路器误动作,同时能够有效检测终端控制回路的断线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控制回路的断线检测电路,包括:
与所述终端控制回路连接的终端控制模块,所述终端控制回路包括驱动电源和与所述驱动电源连接的断路器;
与所述终端控制模块连接的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对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的输入电压进行转换;
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的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与所述整流模块连接的电容以及用于对所述电容进行充电限流的第一电阻;
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的电容电压监控及放电模块,所述电容电压监控及放电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容的电压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监控结果控制所述电容进行充放电并输出电平信号,所述电容电压监控及放电模块包括与所述电容的两端均连接的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共接的第二电阻、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开关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开关单元、所述第二电阻连接的光耦,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远小于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
与所述电容电压监控及放电模块连接的信号隔离传输模块,所述信号隔离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平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并进行隔离传输;以及
与所述信号隔离传输模块连接的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脉冲信号判断所述终端控制回路的接线状态是否为断线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开关管和第三电阻,所述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共接,所述开关管漏极与所述光耦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源极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控制模块包括常开节点和常闭节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与所述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的第一二极管以及与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电容之间形成充电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充电回路中,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0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