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轮对视口清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98386.8 | 申请日: | 202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1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智能光电系统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B08B11/04;B08B1/00;B08B3/02;F26B5/14;F26B2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对视 清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轮对视口清理装置及方法,包括:与视窗面板通过弹性组件连接的雨刮结构和设在视窗面板上的镜片;所述雨刮结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远离视窗面板的一侧中间设有驱动装置、顶部和底部皆设有滑轨,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有与滑块啮合的齿条;顶部滑块的一侧、与顶部滑块一侧相反的底部滑块一侧皆设有雨刮,在雨刮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皆设有接近开光,所述视窗面板对应升降板的位置设有电磁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轮对视口清理装置及方法,属于铁路线路运维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精度无人智能安全检测监测装备被安装到铁路正线上投入使用,恶劣的室外工况环境对高精度安全检测监测装备光学成像的可靠性有较大影响,这类装备需要采用视窗清理机械机构来清理视窗玻璃表面的灰尘和雨水,以确保核心精密光学器件能正常工作。现有技术的出处:目前现有主要清理方式为,人工清理为主,采用定期天窗点擦拭形式。
一、
(1)现有窗户玻璃洁方式,多为人工擦拭的方式,此种方式,没有雨刮器。当下雨时,由于火车带来的泥水直接打在视口上,糊住视口,设备无法自动清理污垢,导致视口无法正常出光,影响其使用,就需要人为擦拭维护。
(2)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雨刮结构,多为汽车挡风玻璃自动雨刮,此种方式为往复运动,当雨刮来回运动时,玻璃表面的灰尘颗粒容易与玻璃之间产生硬性摩擦,极易造成玻璃划伤,由于人的眼睛对微量的杂质,感知度要求不是太高,不会影响驾驶员正常行驶,
此种机构,如果用到铁路设备的视口清理就不合适了。因为由火车行驶时,带来的油污附在视口上,当开启雨刮,做往复运动,反复在玻璃上摩擦,在太阳光照射下容易导致光学玻璃反光,这些设备大多采用高精度相机,其对成像要求特别高,不能有一丝的干扰,所以需要更为巧妙的机械结构,来清理视口。
(3)传统意义的雨刮,设计多为单方向竖直设计,此种方式弊端在于,当雨刮需要做左右清理视口时候,没有向下驱使的力,以及自动升降功能,做单向清理为支撑,油污只能随着雨刮,此种方案需要反复在视口上摩擦,耗时长也很容易刮伤或刮花视口,导致设备成像不够清晰。
二、现有设备中,视口没有玻璃清洗装置,玻璃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中,使得视窗上产生大量的灰尘,以及列车装载货物带来的油污,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导致相机成像质量差,图像模糊,只能靠天窗点,人为擦拭维护,其维护周期长,擦拭不干净;若施工天窗点不能及时安排,视口持续累积灰尘将导致设备无法正常成像。
三、传统设备中,视口没有辅助加热系统,当视窗玻璃内外产生一定的温差时,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将会在玻璃表面产生雾膜,使玻璃表面变得模糊,进而造成设备的光学成像系统,产出模糊成像等光路异常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轮对视口清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雨刮来回运动时,玻璃表面的灰尘颗粒容易与玻璃之间产生硬性摩擦,极易造成玻璃划伤缺陷。
一种列车轮对视口清理装置,包括:与视窗面板通过弹性组件连接的雨刮结构和设在视窗面板上的镜片,所述镜片设有灰尘雨水光电传感器;
所述雨刮结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远离视窗面板的一侧中间设有驱动装置、顶部和底部皆设有滑轨,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顶部滑块的一侧、与顶部滑块一侧相反的底部滑块一侧皆设有雨刮,在雨刮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皆设有接近开关,所述视窗面板对应升降板的位置设有电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导向轴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轴上,所述导向轴一端与升降板滑动连接,另一端与视窗面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雨刮自上而下设有斜度。
进一步地,所述斜度为170°-1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智能光电系统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智能光电系统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8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