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碳数据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88371.3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5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骏;徐汪洋;黄俊里;傅可心;狄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义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碳数据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获取各个待聚类对象对应的用碳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各用碳时间序列数据确定各个待聚类对象组合分别对应的用碳时间序列集合,进而针对各待聚类对象组合,根据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用碳时间序列集合确定待聚类对象组合在各个时间点下的切片密度,并根据切片密度确定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密度有效时间比例,根据各个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密度有效时间比例,确定各待聚类对象对应的目标聚类结果,实现了基于各待聚类对象的用碳时间序列数据对各待聚类对象自动聚类,所得到的聚类结果还可用于进行后续的用碳分析,如根据聚类结果设计各聚类簇对应的减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碳行为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碳数据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共存的需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今,人们的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能量的消耗和随之而来的碳排放。有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等碳相关气体对全球气候有着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会造成诸如全球各地极端天气的出现,全球的海平面升高等诸多世界性的隐患。全球各国在处理碳相关的气候问题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为了让这一全球性的能源问题得到最有效的改善,世界各国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明确时间点开始减少碳的排放,最大化的做到中和本国消耗的碳排放。
在这种刻不容缓的大背景之下,提出了“双碳”,即“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方针,意为在2030年之前碳的排放达到(历史)顶峰,随后逐步降低碳排;在206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即所有的碳排都通过手段进行处理中和,使得排出的碳不再污染环境,从而做到改善气候和环境。
因此,为了更好的贯彻“双碳”,对用碳行为的分析必不可少。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可以实现用碳行为聚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碳数据聚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用碳数据的聚类,便于根据聚类结果进行后续的用碳分析,如设计对应的减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碳数据聚类方法,包括:
获取各待聚类对象对应的用碳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各所述用碳时间序列数据确定各待聚类对象组合分别对应的用碳时间序列集合,其中,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待聚类对象,每两个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不同的待聚类对象;
针对各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基于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用碳时间序列集合确定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在各时间点下的切片密度,根据各所述切片密度确定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密度有效时间比例;
基于各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密度有效时间比例,确定各所述待聚类对象对应的目标聚类结果。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用碳时间序列集合确定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在各时间点下的切片密度,包括:
基于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用碳时间序列集合,确定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在各时间点下的用碳数据均值;
基于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在各时间点下的用碳均值以及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中各待聚类对象在各时间点下的用碳数据,确定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在各时间点下的切片密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切片密度确定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密度有效时间比例,包括:
根据各时间点下的切片密度以及预设收敛切片密度,在各所述时间点中确定切片密度无效时间点;
基于各所述时间点以及所述切片密度无效时间点,确定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各密度有效连续时间段;
确定各所述密度有效连续时间段对应的时间段比例,基于各所述时间段比例确定所述待聚类对象组合对应的密度有效时间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8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