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氯必利和甘珀酸在制备疼痛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87039.5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2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姜鸣;白占涛;魏倩;杨亮;杨清湖;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大学;延安史高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56 | 分类号: | A61K31/56;A61K31/4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弓长 |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雷氯必利 甘珀酸 制备 疼痛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雷氯必利和甘珀酸在制备疼痛药物中的应用,通过采用自然蝎蜇构建的BmK I镜像痛模型,模拟临床常见的自发痛、热痛敏、机械痛敏症状,从而可以看出雷氯必利和甘珀酸对自发痛、热痛敏、机械痛敏均有抑制作用,能够作为新的治疗疼痛药物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疼痛药物技术领域,涉及雷氯必利和甘珀酸在制备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及潜在损伤相关的不适感受和情感体验。它提供人体受到威胁的警报信号,是生命体不疼痛是当前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生物医学难题之一。疼痛所呈现的持续性、慢性化、个性化在多层面制约着临床预防、诊断、治疗策略的有效选择。疼痛的表现为多样化,在临床就诊的病人中约三分之一伴有慢性痛病症(Fairbanks.Eur JPharmacol,2015,24.)。就目前广为使用的镇痛药而言,阿片类镇痛药易产生成瘾性和耐受性,而非甾体类镇痛药又具有较强的肝肾毒性。因此,慢性痛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在临床上仍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目前已经证实多巴胺受体参与疼痛调控,如在帕金森综合征中,多巴胺表达水平下降导致疼痛的发生(Wood PB.Expert Rev Neurother,2008,8(5):781-797)。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甲磺酸培高利特片(协良行)、吡贝地尔缓释片(泰舒达)等,拮抗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药物也已经应用于临床帕金森等精神疾病的治疗。雷氯必利(Raclorpide,RAC)作为一种多巴胺D2受体选择性阻断剂,可特异性的作用于多巴胺D2类受体中的多巴胺D2亚型受体,在多种疼痛模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多巴胺D2受体参与疼痛的调控。
缝隙链接在多种机体功能调节如胚胎发育、兴奋细胞、组织稳态、细胞凋亡、代谢运输等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甘珀酸(Carbenoxolone,CBX)是一种可逆的缝隙连接解偶联剂,可在低水平神经痛中低剂量依赖性减少两侧热痛敏和机械痛敏,在鞘内给药CBX也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疼痛反应,热痛敏和神经元活动(Wang et al.Pain,2014,155(2):429-435)。除此之外,缝隙链接亦可被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等调控。而已证实多巴胺D2受体参与疼痛过程,且有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可以调控缝隙链接的渗透性。
那么,多巴胺D2受体和缝隙连接通讯是否参BmK I蝎蛰痛模型中镜像痛敏的发生、发展和维持过程且雷氯必利和甘珀酸能否成为疼痛诊疗的新靶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临床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雷氯必利和甘珀酸在制备疼痛药物中的应用,为治疗疼痛和制备治疗疼痛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雷氯必利和甘珀酸在制备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药物中含有雷氯必利和甘珀酸。
雷氯必利和甘珀酸的质量比为1:5。
每次给药剂量是雷氯必利50μg/kg,甘珀酸250mg/kg。
药物的给药方式为鞘内注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雷氯必利和甘珀酸在制备疼痛药物中的应用,通过采用自然蝎蜇构建的BmK I镜像痛模型,模拟临床常见的自发痛、热痛敏、机械痛敏症状,从而可以看出雷氯必利和甘珀酸对自发痛、热痛敏、机械痛敏均有抑制作用,能够作为新的治疗疼痛药物靶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鞘内注射不同剂量雷氯必利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中缓解BmK I诱发的2小时内总自发抬足次数对比图;
图2为本发明鞘内注射不同剂量雷氯必利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中缓解BmK I诱发的2小时内总舔足时间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大学;延安史高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延安大学;延安史高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7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