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多孔缓冲结构的防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6614.X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8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厚;杜哲;陈长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B29D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刘一霖 |
地址: | 2011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多孔 缓冲 结构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带有多孔缓冲结构的防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防护纺织材料领域。多孔缓冲结构与成衣面料利用环氧树脂均匀的粘贴在成衣面料表面。通过3D打印技术得到多孔缓冲结构;通过3D打印技术、注塑技术或手糊铺层成型技术得到主体防刺结构;在成衣面料上均匀涂覆一层环氧树脂,将多孔缓冲结构整齐排列在成衣面料上;在均匀排列的多孔缓冲结构上涂覆一层环氧树脂,将主体防刺结构整体地排列在多孔缓冲结构上;将排列好的整体防刺面料在平板热压机上加压固化定型,即得到带有多孔缓冲结构的防刺面料。本发明既可以降低制备防刺服的重量,又能保障其安全性能,满足民用甚至军用领域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纺织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多孔缓冲结构的防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不仅仅是枪支弹药,还存在一些刀具、匕首等尖锐器具。导致对防刺防弹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的枪支管制严格,高危从业人群对于尖锐器具的防护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的防刺服主要分为硬质防刺服和软质防刺服。硬质防刺服是由金属甲片、高强树脂(聚碳酸酯,尼龙等)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防刺甲片搭接而成,这种防刺服重量大,穿着灵活性差。软质防刺服大多采用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的织物进行复合加工,但这种防刺服存在成本高昂,产品厚重的缺点。目前的改良重心主要集中于减重、降厚和提高舒适性等方面。专利CN209820278U揭示了一种轻量化且安全系数高的防刺护体结构,其在基布上间隔均匀设置了若干半球体或半椭圆球体结构,同时在球体结构之间填充了缝隙防刺单元。这种结构在重量上大大减轻,同时解决了缝隙位置受穿刺的风险问题。但该结构所占的体积较大,凸起的结构单元会增加较大的厚度,同时整个防刺服的受力位置不均匀。专利CN206832131提供了一种防弹防刺结构及防护服,该防弹防刺结构包括多层纤维层和树脂基体,在树脂经固化成型后,形成的复合材料的刚度增加,在穿刺过程中能够阻止刀具的刺入。同时该结构重量较轻,不会影响穿着舒适性和活动灵活性。但该结构在穿刺过程中未能最大化利用材料的防刺性能,在厚度较低时防刺材料仅仅接触到刀尖位置,未能最大程度吸收防刺能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轻质的带有防刺缓冲结构的防刺面料,缓冲结构可以提升主体材料的防刺性能,吸收更多的穿刺动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多孔缓冲结构的防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带有多孔缓冲结构的防刺面料既可以降低制备防刺服的重量,又能保障其安全性能,满足民用甚至军用领域的需要。
一种带有多孔缓冲结构的防刺面料,包括成衣面料、多孔缓冲结构、主体防刺结构;多孔缓冲结构与成衣面料利用环氧树脂均匀的粘贴在成衣面料表面。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成衣面料为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棉、毛、麻和丝中的至少一种纤维或纱线组成的织物。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主体防刺材料和多孔缓冲结构的材料为聚碳酸酯、聚乳酸、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防刺面料还包括增强纤维,增强纤维为碳纤维或玻璃短纤维。
优选的是,本发明多孔缓冲结构是由内部连续的菱形晶胞和外部的边墙组成的桁架结构。
优选的是,本发明多孔缓冲结构的俯视图为正方形或圆形,左视图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Z字型。
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多孔缓冲结构的厚度为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6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