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循环油浴锅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5698.5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9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薄旭峰;李喜瑞;苏志明;耿进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达机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7/02 | 分类号: | B01L7/02 |
代理公司: | 河南舜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3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循环 油浴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循环油浴锅,本发明巧妙得利用循环泵的液体压力,在浴锅内的排液位置处形成负压水流,推动浴锅底面上的搅拌叶进行转动,将浴锅内底面中心位置处的加热丝附近的高温液体在搅动的过程中,向上推动,同时,在浴锅进液管位置处采用螺旋状的导液管设置,到液体推力的作用下,推动浴锅侧壁上的导向板进行转动,从而在浴锅内侧壁上形成向下的水流旋流,与搅拌叶片形成上下层的液体交互,达到充分加热的目的,不仅提高了加热的效率,也使得浴锅内各个部分的液体的温差进一步缩小,达到恒温加热的目的,恒温加热的效果更加理想,且同时过渡弯管结构拆卸方便,引流效果理想,能使得搅拌叶可靠进行转动,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反应容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温循环油浴锅。
背景技术
循环油浴锅广泛应用于干燥、浓缩、蒸馏、侵渍化学试剂、侵渍药品和生物制品,是生物、遗传、病毒、水产、环保、医药、卫生、生化实验室、分析室教育科研的必备工具。现有技术中的循环油浴锅一般包括锅体和底座,并且锅体是固定于底座上,电加热装置固定于锅体内部。通过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实现对锅体内油体的加热,循环油浴锅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而能满足100°C以上的加热要求,且能全方位对反应瓶进行加热,使得反应均匀而备受科研使用者的青睐,在现行的实验室中应用非常广泛。
现有的高温循环油浴锅采用在锅体下端设置出口与循环管路相连接,通过高温泵将浴锅内的液体从浴锅内抽出,在浴锅的上端侧壁上开有进液口,与外界的反应器实现循环加热的效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反应器的加热效果,自浴锅上的进液口流入至浴锅内的液体温度要低于浴锅内底部的液体的温度,形成鲜明的温度差,使得浴锅内各部分温差较大,且在浴锅内由于加热丝设置在锅底,且进液口设置在浴锅上层,使得在循环加热的过程中,浴锅底部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温度,且上下层之间的液体不能进行有效的置换,加热不充分,液体不同部位之间的换热效果不理想,使得恒温加热的效果变差,从而使得进入到反应器夹层中的液体温度不稳定,温度存在一定的起伏,因此,我们亟待一种高温循环油浴锅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温循环油浴锅,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恒温加热效果不理想,浴锅内不同部位之间换热效果差,温差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高温循环油浴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嵌装有用于盛放油料的浴锅,箱体内安装有置于浴锅下方的高温泵,循环油路和加热装置,所述高温泵通过循环油路与浴锅底部开设的排液管相连通,循环油路出口端连接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浴锅内底面安装有电炉丝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炉丝与加热装置相连接完成加热工作;
所述箱体侧壁上连通有延伸至浴锅内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连通置于浴锅内的螺旋状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贴近浴锅侧壁且向下螺旋设置,导液管的出口位置下方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浴锅内侧壁上的导向环,导向环上沿周向均布设置有多组倾斜状的导向板;
所述浴锅内底面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旋转环,旋转环上沿周向均布安装有多组倾斜状的搅拌叶,所述浴锅内底面可拆卸得安装有与排液管相连通的过渡弯管,所述过渡弯管设置在搅拌叶的外围位置处,所述过渡弯管的进口端连接进口大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过渡弯管进口端的进口大小;
所述高温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均与安装在箱体外侧壁上的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的浴锅内底面开设有与排液管同轴设置的环形槽,所述过渡弯管插设在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槽内沿轴向滑动配合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环形槽内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环形槽侧壁上沿轴向开有矩形通道,环形槽侧壁上开有与矩形通道底部相连通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的上端面开有与环形槽体相连通的矩形容纳槽,所述的过渡弯管外侧壁上连接有能通过矩形通道、弧形槽且与容纳槽相配合的卡块,从而构成可拆卸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达机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达机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