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5380.7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4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奕焜;孙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源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1/04;C08G18/76;C08G18/48;C08G18/10;C08G18/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电池 灌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灌封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由改性氧化铝30‑35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25‑45份、酸酐固化剂15‑20份、复合阻燃填料10‑25份、活性稀释剂3‑5份、铂催化剂3‑5份、有机硅消泡剂1‑3份以及硅烷偶联剂1‑3份组成。复合阻燃填料由硫酸钡、磷酸、氢氧化镁按照2:4:4的比例配制而成;活性稀释剂为丁基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丁基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阻燃效果好,支撑力好,能够支撑、固定聚氨酯软包电池,且绝缘性优异,成型速度快,性能稳定。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易控,易于推广、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灌封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灌封胶是提升电子产品在严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的可靠保证,目前软包电池随着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电池热失控引发的起火现象越来越剧烈,并难以有效控制和扑灭,同时由于大量热量的产生会快速引发周围其他模组热失控扩展,电池系统短时间内会出现外部火情,压缩了乘客逃生时间,严重威胁乘客生命安全。而目前软包电池灌封胶阻燃性能不佳,绝缘性能差,且支撑力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软包电池灌封胶阻燃性能不佳,绝缘性能差,且支撑力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所述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按照质量份数由改性氧化铝30-35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25-45份、酸酐固化剂15-20份、复合阻燃填料10-25份、活性稀释剂3-5份、铂催化剂3-5份、有机硅消泡剂1-3份以及硅烷偶联剂1-3份组成。
进一步,所述复合阻燃填料由硫酸钡、磷酸、氢氧化镁按照2:4:4的比例配制而成;
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丁基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丁基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的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制备方法,所述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改性氧化铝:基于氢氧化铝制备活性氧化铝,并对活性氧化铝进行粗磨、溶解、水浴加热、超声振荡后利用硝酸钛溶液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氧化铝;
步骤二,制备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利用聚醚二元醇的丙酮溶液、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溶液进行水浴加热反应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再利用所述聚氨酯预聚体与预处理后的环氧树脂于反应釜中进行加聚反应,得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步骤三,制备复合阻燃填料:利用硫酸钡、磷酸、氢氧化镁进行反应,再结合加热、过滤、研磨处理,得到复合阻燃填料;
步骤四,按比例称取改性氧化铝、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酸酐固化剂、复合阻燃填料、活性稀释剂、铂催化剂、有机硅消泡剂以及硅烷偶联剂;
步骤五,将所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与酸酐固化剂进行超声振荡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A;向得到的所述混合物料A中加入改性氧化铝、复合阻燃填料、活性稀释剂、铂催化剂、有机硅消泡剂以及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B;
步骤六,将得到的所述混合物料B利用真空干燥剂进行排泡处理,于常温下静置固化,得到所述聚氨酯软包电池灌封胶。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制备改性氧化铝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获取氢氧化铝,基于获取的氢氧化铝制备活性氧化铝;将制备得到的活性氧化铝进行粗磨,过10-20目筛,得到活性氧化铝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源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源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