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84304.4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2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黄宗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A61F1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沐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8 | 代理人: | 赵进 |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埃洛石 黑色素 表面 沉积 止血 绷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由天然黑色素颗粒和埃洛石纳米管依次共沉积在止血绷带基材表面而成。本发明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仅通过简单的浸渍将天然黑色素颗粒和埃洛石纳米管依次共沉积在止血绷带基材表面,制得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制备工艺简单,埃洛石纳米管和天然黑色素颗粒具有协同的高效止血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止血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高效的止血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目前常见的止血材料的主要止血成分有壳聚糖、二氧化硅、沸石等。壳聚糖止血材料其多孔的结构和氨基基团,可以增加血小板的黏附、促进红细胞等血液组分在伤口部位聚集形成血栓(Du,X.,Liu,Y.,Yan,H.,et al.Anti-infective and pro-coagulant chitosan-based hydrogel tissueadhesive for sutureless wound closure.Biomacromolecules 2020,21,1243-1253),但是,其难降解和易引发体内过敏反应限制了其应用。介孔二氧化硅可以促进凝血因子XII的激活,加速凝血级联反应促进凝血(Wang,C.,Zhou,H.,Niu,H.,et al.Tannic acid-loadedmesoporous silica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Biomaterials Science.2018,6,3318-3331),但是潜在的代谢毒性及粉末颗粒在伤口处难清理限制了其的应用。沸石基止血材料可以吸附伤口处血液中的水分,促进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聚集,同时,其释放的钙离子可以激活血小板,加速凝血过程(Liang,Y.,Xu,C.,LiuF.,et al.Eliminating heat injury of zeolite in hemostasis via thermalconductivity of graphene sponge.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2019,11,23848-23857),但是,其剧烈的放热效应可能会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兼顾快速凝血及生物安全的止血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止血材料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及其制备方法,仅通过简单的浸渍将天然黑色素颗粒和埃洛石纳米管依次共沉积在止血绷带基材表面,制得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制备工艺简单,埃洛石纳米管和天然黑色素颗粒具有协同的高效止血性能,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由天然黑色素颗粒和埃洛石纳米管依次共沉积在止血绷带基材表面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黑色素颗粒与埃洛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0.005-0.1:1。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黑色素颗粒提取自动物毛发、羽毛、真菌和细菌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止血绷带基材选自医用纱布、医用海绵、蚕丝纤维、棉麻纱布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先将止血绷带基材浸渍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中,调节pH为8-9,超声分散预处理;
(2)然后往步骤(1)中加入天然黑色素颗粒,水浴搅拌超声分散,静置后得到天然黑色素颗粒表面沉积的止血绷带;
(3)最后将步骤(2)的天然黑色素颗粒表面沉积的止血绷带置于埃洛石纳米管溶液中,水浴正反面多次交替浸渍,静置后得到埃洛石-黑色素表面共沉积止血绷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4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