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83004.4 | 申请日: | 2022-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庞艺;徐强;王东生;张正宝;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姜杉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防雷 电源 控制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防雷部分(1)、监控部分(2)及自动化控制部分(3),其中,防雷部分(1)分别安装在机柜内及机柜背面,防雷部分(1)的接地线分别汇集到接地排上,接地排与机柜背面设有的接地端子的安装孔连接;
监控部分(2)包括防雷器监控(21)、电源输出监控(22),防雷器监控(21)包括雷电峰值设备(211),热电偶(212)、远程数据开入量(213)、接地状态模块(214)和后备保护器运行状态采集模块(215),所有监控部分均安装在线路板上,雷电峰值设备(211)从线路板上引出采集线圈并包裹在接地排引出线上,线路板引出的热电偶(212)与板载型防雷器(11)紧贴在一起,接地状态模块(214)和后备保护器运行状态采集模块(215)分别引入到线路板的光耦隔离上,通过光耦隔离连接到微控制器(31);
自动化控制部分(3)包括微控制器(31)、自动重合闸控制器(32)、插口输出控制模块(33)和工控屏幕(34),自动重合闸控制器(32)与后备保护器(12)的进线端并联,微控制器(31)、自动重合闸控制器(32)和工控屏幕(34)通信连接;
机柜内设有开关电源模块、485透传网关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开关电源模块与各个模块连接,485透传网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与微控制器(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防雷部分(1)包括板载型防雷器(11)、后备保护器(12)和网络浪涌防雷器(13),所述的后备保护器(12)与板载型防雷器(11)通过线路板的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的网络浪涌防雷器(13)为一进一出的连接方式,机柜背面开设有八组网络浪涌防雷器(13)卡槽,网络浪涌防雷器(13)和卡槽通过挤压相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监控部分(2)的雷电峰值设备(211)、热电偶(212)、远程数据开入量(213)、接地状态模块(214)和后备保护器运行状态采集模块(215)通过光耦隔离与微控制器(31)的引脚连接;电源输出监控(22)设有电压监控模块(221)和电流监控模块(222),电压监控模块(221)串联在主回路零火线中,电流监控模块(222)套在主火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机柜备部开设有三脚电源线的安装孔,安装孔处的三角电线与自动重合闸控制器(32)连接;机柜背面设有8个二三位带指示插口,插口输出控制模块(33)一端与微控制器(31)连接,另一端与自动重合闸控制器(32)连接;
机柜前面设有工控屏幕(34),通过与微控制器(31)数据通信,显示出雷电峰值设备(211)采集的雷电流峰值及时间,热电偶(212)采集板载型防雷器(11)的温度值、远程数据开入量(213)采集板载型防雷器(11)的劣化状态、接地状态模块(214)输入电源的接地状态、后备保护器运行状态采集模块(215)的通断状态,电压监控模块(221)采集的负载电压值,电流监控模块(222)采集的负载电流值和电功率;工控屏幕(34)通过触屏控制方式,控制自动重合闸控制器(32)的通断电和插口输出控制模块(33)通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机柜前面设有工控屏幕(34)的双色指示重启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微控制器(31)可支持485透传网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做云端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插口输出控制模块(33)可任意控制8个二三位带指示插口通断电,并设有输出指示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雷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自动重合闸控制器(32)可自动和被动通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30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高频肿瘤消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车辆速度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