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54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0604.5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7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童武;周艳君;童光志;包玮玲;高飞;郑浩;李国新;于海;单同领;姜一峰;虞凌雪;刘长龙;李丽薇;孔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34;C12N15/85;C12N15/65;A61K39/295;A61K39/245;A61K39/12;A61P31/20;A61P31/22;C12R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 非洲 猪瘟 病毒 p54 基因 重组 狂犬病毒 基因工程 疫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株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54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其应用,本研究以PRV JS‑2012‑△gI/gE株为基础,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现今国内流行的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P54蛋白)的基因序列,插入到载体PRV JS‑2012‑△gI/gE疫苗株中,构建出含非洲猪瘟病毒P54基因序列的重组伪狂犬病毒基因缺失疫苗株rPRV JS‑2012‑ΔgE/gI+P54。经PCR及间接免疫荧光验证,插入的非洲猪瘟病毒P54基因在载体病毒PRV JS‑2012‑△gI/gE中能稳定且高效表达。生物学特性进一步表明:重组病毒rPRV JS‑2012‑ΔgE/gI+P54与亲本病毒PRV JS‑2012‑△gI/gE基本相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疫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组的伪狂犬病病毒rPRV、以及使用该rPRV病毒制备的非洲猪瘟疫苗,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54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基因工程疫苗rPRV JS-2012-ΔgE/gI+P54株的构建,及其具体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virus,ASFV) 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控制ASF疫情,是目前我国兽医工作者的头号工作任务,而猪场作为兽医科技工作者的主战场,亟需高效的 ASF防控技术和有效的ASF防控措施。
ASFV是一种有囊膜、线性双链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其病毒粒子结构较为复杂,由内至外分五层组成:含病毒基因组的类核(nucleoid)、内核心壳(core shell)、内膜(inner envelope)、衣壳(capsid)和外囊膜(outerenvelope)。ASFV基因组全长为170-194kbp,由中央保守区和两端可变区组成,编码151-167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由于病毒基编码的多基因家族(multigenefamilies,MGF)能够获得或丢失ORFs和病毒基因中或基因间存在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 repeats)出现重复数的变异,不同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组长度存在差异。目前,ASFV基因组编码蛋白的数量与功能还不完全清楚。
ASFV易感哺乳动物仅限于猪,不同大小的各种猪,包括家猪、野猪和疣猪。除猪外,ASFV还能感染软蜱,且软蜱在ASFV的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软蜱和疣猪都是ASFV的自然贮存宿主,维持病毒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病毒在软蜱体内能存活数年,并能垂直传播给子代。疣猪对ASFV具有一定抗性,其感染后不产生临床症状,但能产生长时间的病毒血症,是病毒重要的携带者和传染源。疣猪不能水平或垂直传播ASFV,必需由软蜱介导。但在家猪和野猪群中,ASFV则呈现高度接触性传播,通过猪只间的直接接触或接触感染猪的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猪的肉与血液制品及残余物实现病毒的传播。家猪和野猪对ASFV的易感性相似,感染潜伏期通常为4-19天,不同毒力毒株感染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强毒株感染引致最急性和急性型病例,死亡率达100%;中等毒力毒株则致亚急性型病例,死亡率为 30-70%。慢性型由弱毒株感染引起,病程可持续5至12个月,不引起猪体内出血,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关节发炎肿胀、淋巴节增生等症状,生长迟缓甚至消瘦。慢性型患猪在持续感染的过程中,具有传染性,能使接触的易感动物感染。感染潜伏期的猪也具有传染性,在出现临床症状前可能会排毒数小时。康复猪也可能长期带毒,并能传播病毒。ASF对养猪业危害巨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目前,ASF并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
疫苗是防控病毒和细菌性传染病的常用技术和高效手段。多种人类传染病和动物疫病,通过疫苗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根除。然而,由于ASFV生物学特性复杂,在病毒侵入和诱导免疫保护反应等诸多方面仍未获清晰认知,在近半个世纪的ASF疫苗研究过程中,不同研究小组利用了多种技术方法,但并未研制出安全有效的ASF疫苗。尽管灭活疫苗能诱导产生抗ASFV抗体,但免疫猪并不能抵抗强毒株攻击。即使利用现代佐剂制备ASF灭活疫苗,仍然对同源强毒株的攻毒没有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06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