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蒸气的输水管密封圈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0198.2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祥;吴喜林;吕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集拓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2 | 分类号: | F16J15/12;F16J15/10;F16L21/02;F16L55/02;F16L55/027;F16L55/033;F16L53/70;F15D1/02;F15D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马德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水 蒸气 输水管 密封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蒸气的输水管密封圈,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输水管密封圈本体、密封环、插筒和导向板,所述输水管密封圈本体前端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管槽,所述密封环顶部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密封环内壁套接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内侧固定连接加固柱,所述加固环一侧安装有插筒,所述插筒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还包括弧形块一,所述弧形块一右端安装有弧形块二,所述弧形块一左端安装有椭圆端,本发明具有提高密封圈的抗变形能力、抗压性和散热性能,具有耐高温水蒸气的冲刷和为水蒸气的流动进行减速和导向,从而减小水蒸气对输水管密封圈造成磨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水蒸气的输水管密封圈。
背景技术
密封圈在两个部件连接关系中起到重要的密封作用,使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得到减小,密封圈材料的选择对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密封圈的使用性能,在输水管的连接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密封圈对两个输水管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不仅起来连接作用且可以有效密封防止漏水,蒸汽管道是热力管道的一种,适用于各种冷、热水高低温管道的保温工程,蒸汽管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热性能,通常情况下可耐高温120℃通过改性或与其它隔热材料组合可耐高温180℃,适用于各种冷、热水高低温管道的保温工程,水蒸气,是水(H2O)的气体形式。当水达到沸点时,水就变成水蒸气,在海平面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99.974℃或212°F或373.15K。当水在沸点以下时,水也可以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而在极低压环境下(小于0.006大气压),冰会直接升华变水蒸气,水蒸气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是一种温室气体。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输水管密封圈不仅柔软易变形,没有支撑点来支撑密封圈,在密封圈受到高温水蒸气的冲刷时,极易产生变形,导致密封性能下降,并且由于输水管在密封圈密封处的流动性不是很好,导致水蒸气容易在此产生乱流,久而久之会损坏密封圈,导致密封圈抗压能力低,使用寿命短。
因此,发明一种耐水蒸气的输水管密封圈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水蒸气的输水管密封圈,通过设置了两组管槽,管槽的深度设置为一厘米,管槽的形状设置为环形,若干组散热孔,加固环的材质设置为钨钢,加固环设置为双层,若干组加固柱,加固柱的材质设置为镍基合金,加固柱的直径设置为五毫米,插筒靠近密封环的那端内壁比远离密封环的那端内壁厚度大,插筒的内壁设置为圆台型,六组导向槽,导向板的材质设置为镁合金,导向板的表面设置有电镀层,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水蒸气的输水管密封圈,包括输水管密封圈本体、密封环、插筒和导向板,所述输水管密封圈本体前端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一侧外表面开设有管槽,所述密封环顶部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密封环内壁套接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内侧固定连接加固柱,所述加固环一侧安装有插筒,所述插筒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还包括弧形块一,所述弧形块一右端安装有弧形块二,所述弧形块一左端安装有椭圆端,所述弧形块一和弧形块二一侧开设有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管槽均匀开设在密封环两侧,所述管槽的数量设置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管槽的深度设置为一厘米,所述管槽的形状设置为环形。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均匀开设在密封环顶部外表面,所述散热孔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加固环的材质设置为钨钢,所述加固环设置为双层。
优选的,所述加固柱均匀安装在加固环的内侧,所述加固柱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
优选的,所述加固柱的材质设置为镍基合金,所述加固柱的直径设置为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插筒靠近密封环的那端内壁比远离密封环的那端内壁厚度大,所述插筒的内壁设置为圆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集拓橡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集拓橡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0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