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78856.4 | 申请日: | 2022-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唐林;吕歌;冷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C221/00 | 分类号: | C07C221/00;C07C225/30;C07D221/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梁玉梅 |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萘醌类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一种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具体为:将具有结构(I)的烯烃、结构(II)的‑1,4‑萘醌、结构(III)的三氟甲基亚磺酸钠、过硫酸钾以及催化剂分散在溶剂中,通过搅拌加热,即可构建结构(IV)的2‑三氟烷基‑1,4‑萘醌类目标化合物。本发明首次以烯烃、1,4‑萘醌和三氟甲基亚磺酸钠为反应的起始物料,铁盐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氧化剂,提供了一种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合成新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底物、铁盐催化剂以及过硫酸钾氧化剂价格低廉且易于保存,具有生成成本低、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产物多样性等优势,且可实现克级规模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为一种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电负性大和原子半径小这一特点,氟原子引入到有机分子中通常会改变化合物原有的生理活性。利用这一特点,含氟尤其是含氟烷基的有机分子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药物合成中(ChemBioChem.2004,5,557;J.Med.Chem.2008,51,4359)。此外,1,4-萘醌及其衍生物本身就可作为一类重要的具有杀菌、消炎、抗癌等作用的活性骨架(Bioorg.Med.Chem.2009,17,634;Chem.Biodiversity 2014,11,341;J.Med.Chem.2012,55,7273)。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将上述两类骨架合二为一,旨在发展一种含三氟烷基的1,4-萘醌类化合物。目前所报道的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为铜或银催化togni试剂与1,4-萘醌的三氟烷基化,这些方法都需要使用昂贵的togni试剂作为三氟甲基源(Org.Lett.2013,15,3730;Chem.Commun.2013,49,6614;J.Org.Chem.2019,84,1006)。此外,可见光诱导的3-多氟烷基-2-氨基-1,4-萘醌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也被报道(Org.Lett.2021,23,519)。本发明期望公开一种铁盐催化的烯烃、langlois试剂和1,4-萘醌三者之间的自由基偶联反应,此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铁盐和langlois试剂分别作催化剂和三氟甲基源,可制备各式各样的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这一方法暂时还没有相关的文献及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烯烃、1,4-萘醌和三氟甲基亚磺酸钠为反应的起始物料,铁盐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氧化剂,提供了一种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合成新方法。该方法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过硫酸钾可单电子氧化三氟甲基亚磺酸钠为三氟甲基自由基,进而通过与烯烃、1,4-萘醌发生自由基接力加成而提供2-三氟烷基-1,4-萘醌类产物。该方法所使用廉价易得的烯烃、1,4-萘醌和三氟甲基亚磺酸钠为反应底物,铁盐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氧化剂,具有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宽广、价格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将具有结构(I)的烯烃、结构(II)的-1,4-萘醌、结构(III)的三氟甲基亚磺酸钠、过硫酸钾以及催化剂分散在溶剂中,通过搅拌加热,即可构建结构(IV)的2-三氟烷基-1,4-萘醌类目标化合物;其中,IV的具体结构如下所示
所述的催化剂为七水合硫酸亚铁、硝酸铁、乙酰丙酮铁、氯化铁或氧化铁;
所述的溶剂可为乙腈、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乙酸乙酯;
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0℃—140℃。
有益效果:作为对现有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补充,本发明首次以烯烃、1,4-萘醌和三氟甲基亚磺酸钠为反应的起始物料,铁盐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氧化剂,提供了一种2-三氟烷基-1,4-萘醌类化合物合成新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底物、铁盐催化剂以及过硫酸钾氧化剂价格低廉且易于保存,具有生成成本低、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产物多样性等优势,且已实现克级规模的制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8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铜电镀一体化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智能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