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荧光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8027.6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肖云超;李思捷;杨雅茹;席曼;李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8/12 | 分类号: | D01F8/12;D01F8/16;D01F1/10;D01D5/34;D01D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冷红梅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荧光 双重 防伪 纳米 短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荧光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磁性纳米粒子和8‑羟基喹啉铝混入至聚酰胺酸溶液中,得到芯层纺丝液;(2)以芯层纺丝液,聚酰胺酸溶液为皮层纺丝液,同轴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对纳米纤维膜热亚胺化处理得到亚胺化纳米纤维膜;(3)将亚胺化纳米纤维膜剪碎后浸泡分散在无水乙醇中,依次进行均质处理、超声破碎处理,得到荧光/磁性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本发明的磁性/荧光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可通过荧光或者磁性双重检测,防伪安全性更高;以聚酰亚胺为基体材料,兼具阻燃、抗菌防霉、耐酸碱腐蚀、耐高低温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荧光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防伪纤维又称安全纤维,其在防伪纸张及防伪商标中已得到应用。例如,在纸张抄造过程中,将具有荧光性质的防伪纤维混入纸张中制成各种防伪纸,在可见光下纸中的纤维是看不到的,但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下纤维将呈现一种颜色,起到防伪的作用。荧光防伪技术由来已久,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单一荧光防伪已不能满足当下产品的防伪需求。另外,传统的防伪纤维通常是直径较粗的微米级纤维,在混入纸张、商标、涂料等过程中,常出现凸起、脱落等现象,留着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多重防伪纳米纤维,以提高防伪纤维的防伪安全性并拓展其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荧光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性/荧光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磁性纳米粒子和8-羟基喹啉铝混入至聚酰胺酸溶液中,得到芯层纺丝液;
(2)以芯层纺丝液,聚酰胺酸溶液为皮层纺丝液,同轴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对纳米纤维膜热亚胺化处理得到亚胺化纳米纤维膜;
(3)将亚胺化纳米纤维膜剪碎后浸泡分散在无水乙醇中,依次进行均质处理、超声破碎处理,得到荧光/磁性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磁性纳米粒子为纳米氧化镝、纳米钴铁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聚酰胺酸溶液的浓度为5~12wt%;
所述步骤(2)中,聚酰胺酸溶液的浓度为18~20wt%。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磁性纳米粒子、8-羟基喹啉铝、聚酰胺酸的质量比为(3~5):(3~5):2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同轴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
芯层纺丝流速为0.015~0.025mm/min,皮层纺丝流速为0.03~0.05mm/min,接收距离为18cm,纺丝电压为12~18kV,湿度20~40%,温度30~4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芯层纺丝流速与皮层纺丝流速之比为1~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热亚胺化处理的温度为190~210℃,热处理时间为2~4h。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均质处理的工艺条件为:
亚胺化纳米纤维膜的质量与无水乙醇的体积之比为(1~5)g:100mL,均质机的转速为12000~16000rpm,处理时间为15~60min。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超声破碎处理的频率为18kHz,处理时间为5~30min。
本发明还采用如上任一项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磁性/荧光双重防伪纳米短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8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纯球形氧化硅粉体的制备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