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同声传译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7736.2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4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波;单锐杰;张常华;朱正辉;赵定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5/60 | 分类号: | H04L65/60;H04L65/403;H04L69/04;H04L12/18;H04L69/164;H04W4/06;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谭启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fi 无线 同声 传译 方法 服务器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同声传译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同声传译采集终端与WiFi同传主机交互,驱使WiFi同传主机向同声传译采集终端分配通道编码,通过同声传译采集终端采集外界的语音信号,生成音频数据,并发送至WiFi同传主机;S2:驱使WiFi同传主机赋予音频数据通道编码,再压缩成压缩音频包,并通过无线AP将压缩音频包转发;S3:驱使WiFi同传接收终端获取通道选择指令,以获取相对应的压缩音频包。在本发明中,通过WIFI进行无线同声传译音频传输,减少会议现场的通信线路的布设工程量,免除繁琐的连接步骤,且同传接收终端数量不受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会议同声传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同声传译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大型的国际会议上,参会人员普遍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参会人员所擅长的语言种类也不尽相同,因此会议上的同声传译工作尤其重要,传统的国际会议采用有线的形式进行音频数据传输,使得现场的布线工程量相当庞大,并且会议期间的能源消耗也是不容小觑的,导致大型的国际会议的开展成本相当高昂。
近年来,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部分大型会议室开始使用无线的的形式进行音频数据的同声传译,其中主要分为三种形式:U段无线同传、2.4G无线同传和红外无线同传。其中,U段无线同传技术和2.4G无线同传技术普遍存在容易受同频干扰(例如现场的无线设备以及2.4G的WiFi)和可用信道少无法进行有效的监听的明显缺陷,导致U段无线同传技术和2.4G无线同传技术无法应用到大型的国际会议上,而红外无线同传需要结合会议现场环境部署多个红外发射面板,并且要通过工程计算进行摆放,容易受遮挡影响,不能绕开障碍物,安装与建筑美观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同声传译方法,其能解决现有的无线同传技术普遍存在的传输质量差以及容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同声传译服务器,其能解决现有的无线同传技术普遍存在的传输质量差以及容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同声传译系统,其能解决现有的无线同传技术普遍存在的传输质量差以及容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同声传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若干同声传译采集终端与WiFi同传主机交互,驱使WiFi同传主机向同声传译采集终端分配通道编码,通过同声传译采集终端实时采集外界的语音信号,生成音频数据,并通过有线网络发送至WiFi同传主机;
S2:驱使WiFi同传主机赋予音频数据与同声传译采集终端相对应的通道编码,将音频数据压缩成压缩音频包,并通过无线AP将压缩音频包转发至目标区域;
S3:驱使WiFi同传接收终端获取外界的通道选择指令,以获取与通道选择指令相对应的压缩音频包。
优选的,所述同声传译采集终端通过网络手拉手方式连接至WiFi同传主机。
优选的,所述S1具体由以下步骤实现:
S11:通过若干同声传译采集终端与WiFi同传主机交互,驱使WiFi同传主机向同声传译采集终端分配通道编码,并将同声传译采集终端储存至同传音频队列中;
S12:通过若干同声传译采集终端实时采集外界的语音信号;
S13:驱使同声传译采集终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PCM音频数据;
S14:驱使同声传译采集终端将PCM音频数据打包成UDP音频数据包,并通过以太网接口发送至WiFi同传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7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