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76876.8 | 申请日: | 2022-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8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卢丽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劳奕琴 |
| 地址: | 21516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装置包括:漏液检测线,包括第一连接器端子;漏液检测主模块,包括漏液检测连接器、BMC;BMC用于设置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h、解除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l,前者后者;第一连接器端子、漏液检测连接器、BMC依次电性连接;BMC用于监测ADC引脚的模数转换电压V_adc;当模数转换电压V_adc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h时,触发漏液告警;当模数转换电压V_adc解除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l时,解除告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目前服务器液冷散热的漏液检测灵敏度无法灵活调节、易产生误告警、漏液检测功能易失效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性能计算的发展、数据中心密集度的提升以及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单一的风冷散热已经不能满足服务器的散热需求,散热系统正在朝水冷散热、液冷散热及风冷水冷混合散热发展。
在风冷水冷混合散热系统中,依靠水冷对高功耗元件散热,带走服务器大部分热量,其余低功耗元件通过风冷散热,这种散热系统具有高经济性、高散热效率和环保的优势。水冷散热系统需要准确监控漏液情况并及时处理,否则会对服务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
漏液监控系统通常将漏液检测线缠绕在水管上,水管发生漏水时会改变漏液检测线的阻抗,通过检测阻抗的变化来实现漏液监控。
现有技术中,漏液监控系统无法可通过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模块进行漏液检测,但漏液检测的灵敏度无法进行灵活调节。同时,漏液线阻抗和漏水量的关系是非线性且不稳定的,所以漏液时比较器的输出会有波动,容易产生误告警。此外,漏液检测功能容易失效,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目前服务器液冷散热的漏液检测灵敏度无法灵活调节、易产生误告警、漏液检测功能易失效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装置,包括:
漏液检测线,包括第一连接器端子;
漏液检测主模块,包括漏液检测连接器、BMC;所述BMC用于设置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h、解除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l,所述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h所述解除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l;所述第一连接器端子、所述漏液检测连接器、所述BMC依次电性连接;所述BMC的输入端包括ADC引脚,所述BMC用于监测所述ADC引脚的模数转换电压V_adc;
当所述模数转换电压V_adc所述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h时,触发漏液告警;当所述模数转换电压V_adc所述解除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l时,解除告警。
进一步的,所述漏液检测主模块还包括并联电阻R2、分压电阻R1、供电电压VCC;所述漏液检测连接器的输出电阻R先和所述并联电阻R2并联、再和所述分压电阻R1对所述供电电压VCC进行分压、最后连接到所述BMC的所述ADC引脚,用于向所述ADC引脚提供所述模数转换电压V_adc。
进一步的,液冷服务器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漏液检测从模块,其包括CPLD、迟滞比较器、运算放大器;所述CPLD与所述BMC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BMC的看门狗超时信号;所述迟滞比较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均用于接收功放输入电压V_amp,所述功放输入电压V_amp与所述模数转换电压V_adc相匹配;
当所述功放输入电压V_amp所述漏液告警电压阈值V_thh时,所述迟滞比较器输出告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6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