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缓蚀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74918.4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晨煜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5/60 | 分类号: | B01F35/60;B01F35/12;B01F35/43;B01F35/80;C09K8/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郭思惠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缓蚀剂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缓蚀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缓蚀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金属底座,所述金属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柱,所述支撑台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管道,所述支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包围外壳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制备注管,且制备注管贯穿包围外壳并延伸至包围外壳内腔。该高温缓蚀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通过第一疏通管和第二疏通管均相互转动,并且第一疏通管和第二疏通管内部的原料溶液均从自身槽口内洒出,第二疏通管槽口比第一疏通管槽口大,从而促使内部灌入原料的比例不同,最终通过自动调节的效果,达到自动调配原料的效果,对比现有技术中的人工调配,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蚀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温缓蚀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油田不断加大开采深度与大量高酸原油的进口,我国原油日益重质化、劣质化,其酸值不断提高,对原油加工设备的腐蚀越来越严重,腐蚀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高温炼油设备的缓蚀防护研究也越来越重视,高温缓蚀剂按照缓蚀剂类型可分为磷系、非磷系和混合型三种,目前报道的解决环烷酸腐蚀的方法中,加注缓蚀剂是一种即经济又实用的解决办法。
现有的高温缓蚀剂技术中,主要是通过机械方法将一定量的酸液注入地层中,再通过溶解掉井底附近地层中的堵塞物质和地层岩石中的某些组分,以达到扩大油流通道,降低油流阻力的效果,进而实现增产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人工的方式对酸化缓蚀剂进行调配和处理,并根据不同比例的混合剂进行混合,每次均按照同等比例调配,相对而言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导致制备高温缓蚀剂的效率较低,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工作效率相对不高,而且制备完后液体中易混入固体颗粒,固体颗粒主要来源与金属残渣的脱落,造成质量和纯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缓蚀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提升制备的工作效率和提升制备后的纯度和质量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温缓蚀剂制备装置,包括金属底座,所述金属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柱,所述支撑台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管道,所述混合管道顶端固定连接有包围外壳,所述包围外壳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装置,通过混合装置的设置,保证内部的混合原料的搅拌均匀效率,实现快速操作的工艺目的,所述包围外壳上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制备注管,且制备注管贯穿包围外壳并延伸至包围外壳内腔,所述支撑台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脱落装置,通过防脱落装置的设置,保证内部不会出现过多脱落金属铁屑,实现促进内部加工质量的效果,提升设备的纯度,所述防脱落装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结合钮盘,所述支撑台柱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圆盘,且驱动圆盘贯穿支撑台柱并延伸至支撑台柱内腔;
所述混合装置包括圆形筒件,所述圆形筒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摆动圆盘,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配装置,通过调配装置的设置,保证内部具有自动调配的效果,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提升加工的效果,所述调配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容器腔体,所述容器腔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板层。
优选的,所述混合管道的直径比支撑台柱的直径大,且混合管道与包围外壳之间涂覆有粘黏胶,所述防脱落装置位于支撑台柱的中心处,通过防脱落装置的设置,保证内部不会出现过多脱落金属铁屑,实现促进内部加工质量的效果,提升设备的纯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晨煜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晨煜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4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薄盖板玻璃边缘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