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浇带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4722.5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7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嘉兆亮;王雁;鲁雅军;郎双群;王建雄;孟国梁;胡从刚;陶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0 | 分类号: | E04G11/40;E04G11/48;E04G17/18;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程凌军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浇带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在后浇带两侧搭设支撑结构并铺设模板;S20:在所述后浇带两侧采用悬挑方式构建梁板结构。S30:在所述后浇带位置处设置吊模;S40:在所述梁板结构强度达到标准后,拆除所述支撑结构;S50:向所述后浇带浇筑混凝土。本发明的后浇带施工方法通过在后浇带两侧采用悬挑方式构建梁板结构,使梁板结构的强度提高,使梁板结构满足悬臂状态下的强度要求,在梁板结构到达强度要求后,可以将支撑结构拆除,从而极大提高了场地的整体贯通性,方便后续工作的穿插进行;而且,通过提前拆除支撑结构,减少了支撑结构的租赁时间,节省了大量的支撑结构周转材料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
目前采用的沉降后浇带施工方法主要是现将后浇带侧的梁板结构浇筑后,等待各两侧沉降或收缩稳定后,再浇筑后浇带。在此过程中,由于后浇带两侧的梁板结构(在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需待后浇带施工完成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因此,大量的支撑架周转材料使用周期长,支撑架体影响地下室整体贯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的支撑架周转材料使用周期长,支撑架体影响地下室整体贯通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在后浇带两侧搭设支撑结构并铺设模板;S20:在所述后浇带两侧采用悬挑方式构建梁板结构。S30:在所述后浇带位置处设置吊模;S40:在所述梁板结构强度达到标准后,拆除所述支撑结构;S50:向所述后浇带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架和格构柱,所述步骤S10还包括以下步骤:S11:自所述后浇带中线向两侧搭设用于支撑所述梁板结构的支撑架并铺设模板;S12:在预设位置设置独立的格构柱,所述格构柱用于支撑所述梁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所述步骤S11中,先在后浇带位置处设置独立的第一支架并在所述第一支架上铺设模板,再在所述第一支架两侧搭设第二支架并在所述第二支架上铺设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浇带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40中,在所述梁板结构强度达到标准后,拆除所述支撑架,保留所述格构柱。
进一步地,所述梁板结构包括悬挑梁和/或悬挑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0中,先绑扎悬挑结构所需要的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吊模包括:上承重管,所述上承重管位于所述后浇带的上方,所述上承重管两端分别搭设在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所述梁板结构上;下承重管,所述下承重管位于所述后浇带的下方,所述下承重与所述上承重管相对应,所述下承重管与所述上承重管平行设置;后浇带模板,所述下承重管位于所述后浇带的下方,所述后浇带模板位于所述下承重管的上方;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同时贯穿所述上承重管、下承重管和后浇带模板,所述上承重管、下承重管分别与所述连接螺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模还包括:次龙骨,所述次龙骨设置在所述下承重管与所述后浇带模板之间,所述上承重管通过所述连接螺杆施加拉力,在拉力的作用下,所述下承重管通过所述次龙骨将所述后浇带模板抵顶在所述梁板结构上,以使所述后浇带模板将所述后浇地的底部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浇带施工方法还包括:S60:在后浇带强度达到标准后,拆除后浇带吊模。
进一步地,所述浇带施工方法还包括:S70:将格构柱拆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4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