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养殖尾水净化的多格净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3524.7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6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裕强;许式见;张骁;陈效燕;夏永涛;周勇刚;王宪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1/122;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李博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殖 水净化 净化 | ||
1.一种用于养殖尾水净化的多格净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混凝池始端连接有聚合硫酸铁加药装置,并以输水管道分别连接多排相互隔离的过滤池,过滤池边缘设有一排相互连通的反洗池,反洗池与各过滤池间设有反洗管道相通,反洗池末端设有抽水泵二,反洗池连接有污泥沉淀池,污泥沉淀池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
所述过滤池深度为2.6~3.3m;
过滤池内带有滤料层;
所述滤料层为从上至下包括活性炭包石英砂层一、活性炭包石英砂层二、石英砂层三、石英砂层四、不锈钢网和格栅板;
所述活性炭包石英砂层以以下步骤制备:
1)将壳聚糖分别与1-3mm、3-7mm直径的石英砂混合于水,滴入盐酸,将混合物pH值调至5-6之间,加入交联剂,室温搅拌,再沉淀;
2)将步骤1)沉淀下来的包有壳聚糖的石英砂用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进行碳化,用超声粉碎,得到包活性炭的2-4mm和4-8mm的石英砂;
所述步骤1)中壳聚糖与石英砂质量比为0.8~2:1,搅拌时间为30min~1.5h,当交联剂为戊二醛、乙二醛和甲醛中的一种时,交联剂中的醛基与壳聚糖的氨基摩尔比为1~1.3:1,当交联剂为环氧氯丙烷、六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时,交联剂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4~9;
步骤2)中烘干温度为45℃~60℃,烘干时间为8~12h,碳化温度为480℃~800℃,碳化时间为4~8h,超声功率为600-1000W,超声频率为10~40kHz;
所述污泥沉淀池包括搅拌池;
所述搅拌池还连接有磁活性炭加药装置,磁活性炭包括多孔活性炭和位于多孔内的磁粒子;
所述磁活性炭由以下步骤制备:
(1)用虾蟹壳粉碳化成多孔活性炭和氧化钙的包裹物,纳米粉碎机充分粉碎至200nm~3μm;
(2)将步骤(1)制备的微米多孔活性炭投入水中搅拌,再加入Fe3+和Fe2+,直到混合均匀,得到初级磁活性炭;
(3)在步骤(2)制成的反应液中投入虾蟹壳粉搅拌,并滴加盐酸将pH调至中性,混合均匀后,用磁铁将初级磁活性炭分离出来,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二次碳化,再经纳米粉碎机充分粉碎并经磁铁纯化后,得到产物磁活性炭;
步骤(1)碳化温度为420~600°C,碳化时间为3~8h;
步骤(2)搅拌温度为40~90°C,搅拌速度为1800~3000r/min,活性炭与铁盐、亚铁盐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5~2:1,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摩尔比为1.4~1.8:1,反应30min~1.5h;
步骤(3)搅拌温度为40~90°C,搅拌速度为1800~3000r/min,碳化温度为420~900°C,碳化时间为3~5h,惰性气为氮气或氩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尾水净化的多格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底面沿水流方向斜向下倾斜,混凝池里设有多个排成一排的导流墙,从池底壁向上延伸的导流墙和从池顶壁向下延伸的导流墙间隔排列,导流墙与池底壁或池顶壁之间留有过水口,混凝池末端设有微滤机,混凝池末端与各输水管道间设有自动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尾水净化的多格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排列成多排,过滤池与反洗管道间设有自动阀门;
输水管道末端连接在滤料层下方;
反洗池还连接有与各过滤池相通的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始端连接滤料层上方,反洗管道始端连接滤料层下方,排水管道和反洗管道内设有自动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尾水净化的多格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下方还设有多个吹气口,吹气口连接有吹气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殖尾水净化的多格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格栅板下方设有支撑架;
活性炭包石英砂层一、活性炭包石英砂层二的活性炭包石英砂粒径分别为2-4mm、4-8mm,石英砂层三、石英砂层四的石英砂粒径分别为8-16mm、16-32mm,不锈钢网网眼直径为6-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35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引脚二极管两侧折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