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封闭空间环境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73422.5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宋印东;王洋;陈胜;陶坤;徐锋明;郑乐滨;何志年;周天武;陈秋贵;赵可;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环境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6;F24F5/00;F24F13/02;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沈鑫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封闭 空间 环境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封闭空间环境控制装置,包括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移动式集装箱、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上的净化单元与冷却单元;以及,收卷装置,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上,包括固定支架、同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主动收卷单元与从动收卷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排风软管,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新风软管,所述环境控制系统不工作时,所述排风软管与新风软管卷绕在所述收卷装置上。本装置应用移动式集装箱将各个设备集成一体化,根据焊接封闭区域所在位置灵活移动,方便移动操作,适用于各类不同焊接工况下的环境控制;本装置使用后能自动同时收卷不同长度的软管,收卷整齐,不会对软管造成过度拉扯,有利于延长软管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作业区域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封闭空间环境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作业过程中会在有关技术流程中出现两种有害物质形态,一是气体类型,二是固体颗粒类型。在焊接产生烟尘过程中,由焊接场所中所出现金属蒸发物与相关气态液晶反应物,这些物质离开焊接空间后由于温度下降在空气中产生气溶胶状态,这些焊接产生的污染物质以微小地固体颗粒分布在厂房空气中。
传统工业焊接车间除采用先进的焊接方法及提高焊接过程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序外,进行整体消除焊接烟尘是保证焊接车间环境的有力措施。整体消除焊接烟尘广泛采用对整个车间进行通风换气,用新鲜空气把整个车间的有害物质浓度稀释到最高允许浓度以下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存在全面通风量大、能耗大、粉尘易滞留以及无法彻底解决除尘等问题。同时,在焊接车间内部进行大部件合拢内部焊接过程中(如船体合拢、锅炉筒体合拢等),受焊接部件影响,焊接作业区域位于某一相对封闭区域,采用整体消除焊接烟尘的方法无法对焊接作业区进行有效除尘作业,存在明显缺陷,影响焊接作业人员工作效率,而部分焊接车间采用的手持式焊接烟尘收集设备来处理局部焊接区域环境问题,亦存在容量小、重量大、适用性低、除尘效果差等缺点。且由于一般焊接封闭空间内部空间较小,焊接过程产生的高温易使作业空间温度急速上升,作业环境变差,焊接烟尘浓度持续上升的问题更加凸显。
目前对于处理焊接车间局部密闭空间作业区域内焊接烟尘的处理,多数企业采用自然通风或风机直吹、间歇作业的方式解决,适应性较低、除尘效果差、能耗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较差的作业环境严重危害焊接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封闭环境焊接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需要一种移动式封闭环境控制装置,解决焊接车间内大型设备焊接作业区域封闭空间环境排烟效果差且对作业人员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封闭空间环境控制装置,其包括,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移动式集装箱、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上的净化单元与冷却单元;以及,
收卷装置,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上,包括固定支架、同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主动收卷单元与从动收卷单元;
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一侧,所述固定支架分为短距侧与长距侧,所述主动收卷单元安装在所述长距侧上,所述从动收卷单元安装在所述短距侧上;
所述净化单元包括排风软管,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新风软管,所述环境控制系统不工作时,所述排风软管与新风软管卷绕在所述收卷装置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移动式封闭空间环境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净化单元还包括除尘设备、集气罩,所述除尘设备安装在所述集装箱内并与所述排风软管连接,所述集气罩安装在所述排风软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环境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环境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3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