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可周转填充模板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9637.X | 申请日: | 2022-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康雷;王宁;李明儒;薛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铁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0;E04G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 地址: | 1000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施工 周转 填充 模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可周转填充模板及方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圆锥台形,所述主体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主体顶部设有预留口,所述容纳腔通过预留口与外界贯通。本发明填充模板通过结构设计以及采用橡胶材质,解决了传统放线孔、传料孔、预留井道、管道孔及其它预留孔洞或封堵、拦截产品的使用重量大,施工安拆复杂,不经济、不环保等问题;主体为中空结构,质量轻、便于携带搬运,可周转,成本低,同时通过充气或冲水膨胀实现定型,进而达到快速安装、高效周转、经济节约、混凝土成型效果好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可周转填充模板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采用钢铁制、铝合金制、木制预留预埋或封堵等,如混凝土梁板、纵向施工缝大多用木制模板,通过加工成型,现场会产生大量木屑,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清理困难,浇筑时接茬出易夹杂锯末,不环保,部分采用铁质网片,周转性差,且密封性差,容易锈蚀、漏浆。顶板模板如铝合金模板预留井道、放线洞、传料口等均采用定制铁质或铝合金制产品,重量重,浇筑混凝土后拆除困难,且预留井道为非标准件,存在无法多项目周转,成本高等多种缺陷。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可周转填充模板及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可周转填充模板及方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圆锥台形,所述主体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主体顶部设有预留口,所述容纳腔通过预留口与外界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预留口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封堵预留口的封堵盖。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S1 对于不便于直接安放的施工缝或后浇带处,将主体一个或多个按施工需求放置于封堵、拦截处;
S2 通过预留口向容纳腔内填充气体或水或其它物质以填充空间实现密实封堵;
S3 盖上封堵盖进行混凝土施工;
S4 施工完成后拆除,便于拆除部位可直接拆除,不便于拆除部位可通过将主体全部排气或排水,体积缩小后进行拆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对于便于直接安放部位,主体可依据工程需求加工成型后直接充气或充水成型,成型后直接安装到预留洞口,如放线洞、铝合金模板传料口等部位周转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填充模板通过结构设计以及采用橡胶材质,解决了传统放线孔、传料孔、预留井道、管道孔及其它预留孔洞或封堵、拦截产品的使用重量大,施工安拆复杂,不经济、不环保等问题;主体为中空结构,质量轻、便于携带搬运,可周转,成本低,同时通过充气或冲水膨胀实现定型,进而达到快速安装、高效周转、经济节约、混凝土成型效果好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建筑施工可周转填充模板及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容纳腔、3.预留口、31.封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铁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铁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9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