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场地用除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8587.3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2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赵仁丰;薛有康;许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之栋房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场地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场地用除尘装置,其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储尘筒,储尘筒上开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尘孔,储尘筒还连通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吸尘泵,储尘筒内与吸尘泵相通的位置处设置有拦尘网。本申请通过吸尘泵将建筑施工场地的粉尘吸入储尘筒,通过储尘筒对粉尘实现约束,以此无需持续撒水实现降尘,具有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场地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等杂质,易漂浮的粉尘随风四处飞扬,如不及时清除粉尘,会给建筑施工周围环境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导致空气质量急速降低,粉尘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而给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目前,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场地通常采用喷洒水的方式实现降尘,水虽然能够对粉尘进行吸附以达到降尘的目的,但是随着水分的蒸发,粉尘会重新飞扬至空气中,因此洒水降尘往往需要间隔进行或者持续性进行,这就势必会导致水资源存在较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节约降尘用水,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场地用除尘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场地用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场地用除尘装置,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储尘筒,所述储尘筒上开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尘孔,所述储尘筒还连通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吸尘泵,所述储尘筒内与所述吸尘泵相通的位置处设置有拦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控制系统启动吸尘泵,吸尘泵将储尘筒内的空气抽出,储尘筒内形成负压,以此施工场地内的粉尘混合着空气一起被吸入储尘筒内,粉尘被拦尘网拦截并堆积在储尘筒内。通过吸尘泵将粉尘吸入储尘筒内,并通过储尘筒对粉尘实现约束,施工场地的撒水降尘无需持续进行,以此节省了降尘用水。
可选的,所述进尘孔位于所述储尘筒的底部,所述储尘筒上设置有扬尘组件,所述扬尘组件包括连通于所述吸尘泵出气端的至少一个吹气分管,所述吹气分管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穿过所述储尘筒的顶壁和底壁至所述储尘筒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尘泵将从储尘筒内吸出的空气送入吹气分管内,然后从吹气分管喷出地面上,地面上的粉尘飞扬,以此飞扬的粉尘更容易被吸入储尘筒内,有利于提高吸尘泵对粉尘的吸除效果。
可选的,所述吹气分管位于所述储尘筒下方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有出气孔,所述底板上放置有转动设置在所述吹气分管内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顶端与底端之间开有螺旋孔道,所述螺旋孔道底端出气口与所述出气孔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气孔的半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从吹气分管实现出气时,首先需要穿过螺旋孔道,然后再通过出气孔喷出。由于螺旋孔道呈螺旋型设置,因此空气从螺旋孔道内通过时,会对螺旋孔道造成冲击,转动柱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转动,以此螺旋孔道的出气口能够朝向至不同方向,有利于提高扬尘组件的扬尘面积。
可选的,所述吸尘泵的出气端还连通有反吹管,所述反吹管与所述储尘筒的内腔相通,所述储尘筒的顶部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杆伸入所述储尘筒内并相对所述反吹管与所述储尘筒的相通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储尘筒的内壁紧贴,所述安装板上开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拦尘网在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一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缸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板竖向移动,以此使得每个安装孔均能够与反吹管相通,以此吸尘泵将从储尘筒内吸出的空气送入反吹管内,然后从反吹管喷出,以此将附着在拦尘网上的粉尘吹下,有利于提高储尘筒的出气效率。
可选的,所述储尘筒外滑动套设有呈环型的升降件,所述升降件与所述储尘筒的外侧壁紧贴,所述升降件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储尘筒底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储尘筒的顶部设置有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背向地面且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所述升降件之间系有多根第一拉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之栋房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之栋房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8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水降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型地下室照明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