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钒酸铋光电极制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7810.2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8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岩;王肇祺;黄柏标;郑昭科;刘媛媛;王朋;程合锋;张倩倩;张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55;C25B11/087;C25B11/07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钒酸铋光 电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BiVO4光电极制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乙酰丙酮氧钒、硝酸铋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前驱体溶液;将前驱体溶液旋涂或电沉积在FTO导电玻璃上,退火制备得到BiVO4光电极;将羟基酸或其盐溶于水中,制得溶液,羟基酸为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以所述BiVO4光电极为工作电极,以羟基酸或其盐为电解质溶液,采用三电极体系,在光照并外加偏压的作用下制氢。通过简单的旋涂‑退火或电沉积‑退火方法即可得到生长在FTO导电玻璃上的BiVO4光电极材料,该光电极材料拥有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光电化学制氢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化学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BiVO4光电极制氢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利用光电化学技术制氢是相对理想的方式,主要是因为:(1)光电化学技术基于太阳能和水,而这两种物质都是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2)光电化学制氢技术相对简单,可以小规模生产又可以大规模生产。但是,发明人发现,由于现有的光电极实际能量转化效率低,使其制氢效率和实际应用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BiVO4光电极制氢的方法,可以通过改进BiVO4光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进一步提升其制氢效率,降低制氢所需要的能量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用BiVO4光电极制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乙酰丙酮氧钒、硝酸铋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得前驱体溶液;
将前驱体溶液旋涂或电沉积在FTO导电玻璃上,退火制备得到BiVO4光电极;
将羟基酸或其盐溶于水中,制得溶液,羟基酸为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以所述BiVO4光电极为工作电极,以羟基酸或其盐为电解质溶液,采用三电极体系,在光照并外加偏压的作用下制氢。
上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BiVO4光电极的合成方法简单,通过简单的旋涂-退火或电沉积-退火方法即可得到生长在FTO导电玻璃上的BiVO4光电极材料,该光电极材料拥有纳米颗粒组成的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光电化学制氢活性,理论光电流达7.5mA/cm2;通过在水中溶解一定质量的羟基酸或羟基酸盐即可大幅度提升BiVO4光电极材料的光电化学制氢的性能,如,在1.23Vvs.RHE的偏压下达到15mA/cm2的光电流密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BiVO4光电极的相关测试图谱,其中,(a)BiVO4光电极的SEM表面图,(b)BiVO4光电极的SEM截面图,(c)BiVO4光电极的XRD图,(d)BiVO4光电极的UV-vis漫反射图,(e)BiVO4光电极的EDX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7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