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胶带自动防窜仓型带式给料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7794.7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凯 |
| 主分类号: | B65G15/12 | 分类号: | B65G15/12;B65G21/02;B65G47/18;B65G4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3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带 自动 防窜仓型带式 | ||
本发明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胶带自动防窜仓型带式给料机;左输送胶带右侧边、右输送胶带左侧边和底输送胶带的上侧边共同围成了导料槽,同时运行,把煤输送向前方。防窜仓闸门挣断铆钉后向前倾倒,防窜仓闸门的上端靠在联接段前侧板,防窜仓闸门截止了煤落下的通路,从而达到了自动防窜仓的目的。后闸门向后上方翻转,放出里面淤积的煤,恢复正常使用。本发明提高给料效率、大幅节约能源、减少电能损耗、自动检测窜仓现象、快速自动阻止窜仓现象、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有效避免灾难事故发生、有效避免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式给料机,具体涉及一种多胶带自动防窜仓型带式给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带式给料机,包括胶带、改向滚筒、驱动滚筒、导料槽、联接段和电机;改向滚筒和驱动滚筒分别设置在前后两端,与机架分别以转动副相联,电机与驱动滚筒相联,胶带张紧地绕在改向滚筒和驱动滚筒上;导料槽安装在胶带上方,联接段的下端安装在导料槽上部的后端,联接段的上端安装在煤仓下漏斗口上;电机通过驱动滚筒带动胶带自后向前运转,煤仓里的煤通过漏斗口落到导料槽的后端,胶带把煤带到前端落下,达到给料的目的。当电机停止运行时,煤仓里的煤通过漏斗口落到导料槽的后端,朝前堆积形成静休止角,不再继续下落,达到停止给料的目的。
带式给料机相对于往复式给料机,其给料量大,节省功率,有比较大的进步。然而,在某些特大型煤矿中,比如需要给料量在五千吨每小时或者更高时,目前的带式给料机就无能为力了。目前的带式给料机,煤在导料槽中向前运行,其动力只来自于底部的胶带,导料槽的两侧板只是起导向作用,它们是静止的,不能带动煤向前运行,它们对煤起到了阻止运行的作用,它们与煤之间相互摩擦,是要消耗能量的,所以,目前的带式给料机有相当一部分功率没有用来运煤,大概在25-30%范围内,而是克服摩擦力而消耗掉了,有效功率较低。
在者,目前的带式给料机在遇到窜仓现象时也无能为力。煤仓里的煤颗粒大小不均,大颗粒篷起小空间,小空间内填满小颗粒,小颗粒之间又填了粉末,这样就能形成不透水的煤层,上面能容纳很多水,在静止不动时能长期稳定。在带式给料机由漏斗口向下排出煤的过程中,这种稳定结构就会破坏,当大量的水夹杂着煤一起涌出时,就有可能造成窜仓现象,就像地面上的泥石流,通过导料槽快速喷涌而出,大量的水、煤混合高的重力势能转变成动能,其破坏性很强,短时间内就能使巷道淤塞,周围的设备冲坏,也会造成人员伤亡。目前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往往在连接段上设置一个液压闸门,由值守的工人在现场观察,发现有泥石流的兆头时马上去关按液压闸门的电开关,液压闸门关闭,截止住煤流。然而,很多时候该办法不能奏效,一是液压闸门本身的动作就比较缓慢。二是窜仓现象也不是经常发生,一年发生上三四次,几个月才遇上一次,值守工人经常麻痹大意,很难做到时刻注意。三是即使及时反应过来了,然后再跑到开关前按压时,窜仓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这时已经很难阻止,有时把液压闸门冲坏也不能止住煤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大幅提高给料效率、大幅节约能源、减少电能损耗、自动检测窜仓现象、快速自动阻止窜仓现象、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有效避免灾难事故发生、有效避免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多胶带防窜仓型带式给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两个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一种多胶带自动防窜仓型带式给料机,包括底输送组件、联接段组件和机架;还包括右输送组件和左输送组件。
所述的底输送组件包括底输送胶带、底改向滚筒、底驱动滚筒、底输送电机和底支架;底改向滚筒和底驱动滚筒分别与底支架通过转动副相联,底改向滚筒和底驱动滚筒的轴心线都平行于左右方向,底改向滚筒在底驱动滚筒的前方;底输送胶带张紧地绕在底改向滚筒和底驱动滚筒上,底输送电机的输出轴和底驱动滚筒固定联接;底支架和机架固定联接;底输送电机驱动底输送胶带运转,底输送胶带的上侧边自后向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凯,未经刘小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7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