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机器人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6969.2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2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潘月斗;耿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机器人 关节 位移 跟踪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弹性机器人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三惯量弹性系统数学模型,将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为具有传动比的双惯量弹性系统,得到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数学模型,并将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数学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方程;
根据得到的状态空间方程,构建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数学模型的动态方程;
对动态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并建立符合三惯量弹性系统特性及运行条件的对数变增益PI型迭代学习控制律;
其中,所述对数变增益PI型迭代学习控制律为含有双曲正切鲁棒项的对数变增益PI型迭代学习控制律;
其中,建立的含有双曲正切鲁棒项的对数变增益PI型迭代学习控制律表示为:
将其引申为:
其中,t为时间,j为当前迭代次数,N表示迭代次数最大值,TM表示控制电机的输入转矩,表示控制电机输入电流,ej(t)表示角位移误差,ej(t)=θd(t)-θj(t),θd(t)为期望角位移,θM表示电机侧角位移,θL表示动态负载角位移,TL表示不可重复的未知动态负载干扰,δ为随机增益算子,E为增益系数,表示控制律中增益切换函数,表示为:
其中,j=1,2,...N,和为PI控制中初始的对角增益阵,且均为正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机器人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的三惯量弹性系统数学模型表示为:
其中,JM表示电机侧转动惯量;表示电机侧角加速度;ωM表示电机侧角速度;BM表示电机侧粘滞阻尼系数;TMR表示电机与传动负载之间的弹性连接转矩;JR表示传动负载转动惯量;表示传动负载角加速度;ωR表示传动负载角速度;θR表示传动负载角位移;BR表示传动负载粘滞阻尼系数;TRL表示传动负载与动态负载之间的弹性连接转矩;i表示传动负载传动比;JL表示动态负载转动惯量;表示动态负载角加速度;ωL表示动态负载角速度;BL表示动态负载粘滞阻尼系数;s表示微分算子;bMR表示电机与传动负载之间传动轴的粘滞阻尼系数;bRL表示传动负载与动态负载之间传动轴的粘滞阻尼系数;KMR表示电机与传动负载之间传动轴的刚度系数;KRL表示传动负载与动态负载之间传动轴的刚度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机器人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传动负载与电机之间的传动刚度大于预设值,则其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与电机侧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分别相等,即θM=θR、ωM=ωR,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数学模型表示为:
其中,分别表示电机侧角速度、动态负载角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机器人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状态空间方程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机器人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J(θj(t))、均为θM、θL、相关的函数矩阵,将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数学模型的动态方程表示为:
其中,为惯性项,为粘滞阻尼项,为传动比及传动刚度项,KT为控制电机输入电流增益系数,iT为控制电机输入电流;t∈[0,tf]为时间,tf为迭代固定时间长度最大值;
其中,所述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数学模型满足如下特性:
(1)J(θj(t))为对称正定的有界矩阵,代表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数学模型的转动惯性项;
(2)为斜对称矩阵,即满足
其中,为转动惯性项对角位移的导数;x=[θM θL]为1×2的角位移列向量;
三惯量弹性系统等效数学模型的动态方程则满足如下运行条件:
(1)期望角位移θd(t)在t∈[0,tf]内三阶可导;
(2)迭代过程满足初始条件,即
θd(0)-θj(0)=0,
其中,θd(0)、分别表示初始的角位移和角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69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