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测试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5856.0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4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宗彬;于俊峰;马德华;王世凯;王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容 |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测试 系统 | ||
蓄电池测试系统包括:具有通信接口的控制器,通信接口耦接至外部控制终端,其被配置为接收测试指令或输出测试结果;测试时控制器配置为:通信连接至测试模块以按照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回路或放电回路以通过不同的设定充电电流为蓄电池充电或将蓄电池放电至不同的设定终止电压;通信连接至环境控制模块并在按照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放电回路前将蓄电池的测试环境温度调节至目标测试温度;通信连接至烟火检测模块并在烟火检测模块输出有效检测信号时中止按照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回路或放电回路并保持蓄电池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断开。本发明可以实现蓄电池的智能精确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目前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的检测方式还是以手动检验为主,由检验人员判断蓄电池的性能状态,耗时长,检验过程繁琐。检验过程中需要多次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无法确保检验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地意识到充放电过程中的异常情形,尤其是蓄电池出现燃烧等危险情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变电站直流电源蓄电池检测方式依赖人工检验,耗时长、检测过程繁琐,无法确保检验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地意识到充放电过程中的异常情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设计并提供一种蓄电池测试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蓄电池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耦接至外部控制终端,其被配置为自所述外部控制终端接收一个或多个测试指令或向所述外部控制终端输出测试结果;测试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通信连接至测试模块以按照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回路或蓄电池放电回路以通过不同的设定充电电流为蓄电池充电或将蓄电池放电至不同的设定终止电压;通信连接至环境控制模块并在按照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回路或蓄电池放电回路之前将蓄电池的测试环境温度调节至目标测试温度;通信连接至烟火检测模块并在烟火检测模块输出有效检测信号时中止按照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回路或蓄电池放电回路并保持蓄电池充电回路和蓄电池放电回路断开。
进一步的,测试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通信连接至环境控制模块并在按照第一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回路或蓄电池放电回路之前将蓄电池的测试环境温度调节至高温测试目标温度;所述第一设定顺序为:导通所述蓄电池充电回路,以第一设定充电电流为蓄电池充电至第一设定充电终止电压且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在设定周期内保持不变;循环执行以下操作直至满足设定循环次数:导通所述蓄电池放电回路,蓄电池以第一设定放电电流放电至第一设定放电终止电压;所述第一设定放电电流为所述第一设定充电电流的整数倍;导通所述蓄电池充电回路,以第二设定充电电流为蓄电池充电至第一设定充电终止电压且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在设定周期内保持不变;所述第二设定充电电流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充电电流。
进一步的,测试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通信连接至环境控制模块并在按照第二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回路或蓄电池放电回路之前将蓄电池的测试环境温度调节至室温测试目标温度;所述第二设定顺序为:
导通所述蓄电池充电回路,以第三设定充电电流为蓄电池充电至第二设定充电终止电压且充电电流在设定周期内保持不变;导通所述蓄电池放电回路,蓄电池以第二设定放电电流放电至第二设定放电终止电压。
进一步的,测试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通信连接至测试模块以按照设定顺序重复切换导通测试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回路或蓄电池放电回路时,每次导通动作前设置等待周期,等待周期满时执行切换导通动作。
进一步的,测试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5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