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加工铝制品挤压成型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4449.8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玉;姚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市联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02 | 分类号: | B21J9/02;B21K2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中润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4 | 代理人: | 黄金英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加工 铝制品 挤压 成型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控加工铝制品挤压成型工装,包括机体、挤压轮以及推送机构,所述机体上部安装有控制终端,且其上部还安装有内置输送绞龙的下料管,机体其中一侧的侧壁敞口设置,且在其内壁之间焊接有送料轨座,送料轨座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竖板,且在其下方还设置有废料送出机构,所述下料管的下方在机体的内部两侧均转动设置有所述挤压轮,挤压轮位于两个竖板之间,推送机构安装于送料轨座内,且其包括第一凸轮、顶板和推板,顶板和推板连接有活塞杆,且第一凸轮转动设置在顶板的一侧并与之始终接触。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分离连续作业中的成型件与废料,有效地提高了该挤压成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控加工铝制品挤压成型工装。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数控机床加工与传统机床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数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的机械加工方法,它是解决零件品种多变、批量小、形状复杂、精度高等问题和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加工的有效途径。
铝制品的挤压成型其实就是将软化后的原料投入挤压槽中,然后通过挤压组件将这些原料挤压成适当的形状,在挤压成型的过程中,送入挤压的原料都是单批次进行的,因此,可以间歇地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将其暂停后取走废料,而如果送入挤压的原料是一套流程逐个进行的时候,每次挤压时多余的废料就会成为影响后续挤压工作的因素,因此亟需一种数控加工铝制品挤压成型工装来解决所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数控加工铝制品挤压成型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数控加工铝制品挤压成型工装,包括机体、挤压轮以及推送机构,所述机体上部安装有控制终端,且其上部还安装有内置输送绞龙的下料管,机体其中一侧的侧壁敞口设置,且在其内壁之间焊接有送料轨座,送料轨座的上方两侧均设置有竖板,且在其下方还设置有废料送出机构;
所述下料管的下方在机体的内部两侧均转动设置有所述挤压轮,挤压轮位于两个竖板之间,推送机构安装于送料轨座内,且其包括第一凸轮、顶板和推板,顶板和推板连接有活塞杆,且第一凸轮转动设置在顶板的一侧并与之始终接触;
送料轨座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且其内底壁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底部为空腔,通孔的内壁之间通过导轴滑动设置有“十”字形的导向件,且导轴的一侧连接有拉簧,通孔的另一侧内壁上转动设置有下限位板,在其上方还弹性设置有上限位条,上限位条的一端活动在空腔中并且在其内壁之间还连接有转动设置在空腔内的第二凸轮。
优选的,所述挤压轮的外壁上焊接有多个挤压件,挤压件上开设有挤压槽,相对的两个挤压轮上的挤压件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废料送出机构由相互交错的长板和短板焊接而成,长板的一端位于凸起的下方,且长板与短板的焊接处还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推送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焊接在送料轨座的内壁之间,活塞杆贯穿固定板设置,且活塞杆上套设有第一压簧。
优选的,所述推板滑动在送料轨座的内底壁和两侧内壁之间,且其顶壁与送料轨座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竖板朝向送料轨座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嵌有外延板,外延板的一侧连接有电动推杆。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导槽,导槽的内部一侧弹性设置有调节片,导轴贯穿导向件并与之转动连接,并且导轴还滑动在导槽的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一侧在送料轨座内还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导向件的长端部适配,拉簧的一端焊接在限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导杆,导杆上套设有第二压簧,并且空腔与通孔的连接处开设有与上限位条适配的竖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市联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靖江市联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4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模具支撑机构
- 下一篇:多吸入口液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