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64345.7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8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庞晓敏;王辉;赵贯甲;马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02 | 分类号: | F25B1/02;F25B1/10;F25B9/1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程小娟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低温 膨胀 活塞 耦合 多级 混合结构 制冷机 | ||
1.一种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膨胀活塞组件、高温级冷指、低温级冷指、直线压缩机;
所述低温膨胀活塞组件包括气缸壁(10)、活塞(4)及支撑板簧(11);
所述活塞(4)包括两个活塞端,分别为膨胀活塞端与压缩活塞端,膨胀活塞端与压缩活塞端的端面面积不同;
所述支撑板簧(11)为环形结构,位于所述膨胀活塞端与压缩活塞端之间,外侧与气缸壁(10)固定,内侧对活塞(4)起到固定支撑作用;
所述高温级冷指包括依次相连的主室温换热器(1)、高温级回热器(2)、高温级冷端换热器(3),主室温换热器(1)与所述直线压缩机的压缩腔(20)相连,高温级冷端换热器(3)与气缸壁(10)相连,高温级冷端换热器(3)与膨胀活塞端之间的空腔形成高温级膨胀腔(12);
所述低温级冷指为脉冲管冷指,脉冲管冷指的二级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与气缸壁(10)相连,二级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与压缩活塞端之间的空腔形成低温级压缩腔(9);
所述低温膨胀活塞组件依靠活塞(4)两端面积差、所述支撑板簧(11)刚度以及自身动质量调节系统声场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活塞端与压缩活塞端的侧面分别与气缸壁(10)采用间隙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膨胀活塞组件、高温级冷端换热器(3)以及二级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的温度一致,工作于液氮温度以下温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低温级冷指为单级结构脉冲管冷指或双级结构脉冲管冷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级结构脉冲管冷指包括依次连接的二级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二级回热器(6)、二级冷端换热器(8)、二级脉冲管(7)、二级脉冲管热端换热器(13)以及调相机构;
所述二级脉冲管(7)布置于二级冷端换热器(8)、二级回热器(6)、二级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活塞(4)、高温级冷端换热器(3)、高温级回热器(2)、主室温换热器(1)的内部中心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相机构为室温排出器结构(14),位于线性压缩机的压缩腔(20)内,或与线性压缩机的压缩腔(20)通过连接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结构脉冲管冷指包括二级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二级回热器(6)、二级冷端换热器(8)、二级脉冲管(7)、二级脉冲管热端换热器(13)、调相机构、三级回热器(16)、三级冷端换热器(17)、三级脉冲管(18)、三级脉冲管热端换热器(19);
所述二级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二级回热器(6)、二级冷端换热器(8)依次连接;
所述二级冷端换热器(8)分别与二级脉冲管(7)、三级回热器(16)相连;
所述二级脉冲管(7)为环形结构,布置于二级冷端换热器(8)、二级回热器(6)、二级回热器热端换热器(5)、活塞(4)、高温级冷端换热器(3)、高温级回热器(2)、主室温换热器(1)的内部中心轴上,同时位于三级脉冲管(18)同轴外侧;
所述二级脉冲管热端换热器(13)连接二级脉冲管(7)和调相机构;
所述三级回热器(16)与三级冷端换热器(17)、三级脉冲管(18)、三级脉冲管热端换热器(19)、调相机构依次连接;
所述三级脉冲管(18)布置于三级冷端换热器(17)、三级回热器(16)、二级脉冲管(7)的内部中心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低温膨胀活塞耦合的深低温区多级混合结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相机构为室温阶梯排出器结构(21),位于线性压缩机的压缩腔(20)内,或与线性压缩机的压缩腔(20)通过连接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43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活点对点通信信道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中医学的康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