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通路介入用球囊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4114.6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6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苏朝江;张帅;姜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朝江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徐康 |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通路 介入 用球囊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通路介入用球囊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心血管疾病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市面上的血管球囊携带的药物在插入时由于与血管内壁相接触,容易被洗脱从而造成携带药物无法完全应用在患处,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所述三连三通导管端的一侧密封连接有外导管,所述外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囊,所述球囊的另一端连接有造影腔,所述球囊靠近外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球囊近端,所述球囊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囊远端,所述外导管的内部设置有导丝槽,所述导丝槽和球囊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丝,所述球囊的内壁和外导管内部导丝的外侧环形设置有六个加压丝,所述球囊的外端面开设有螺旋状的泄压槽,所述外导管的外部滑动设置有保护套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血管疾病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血管通路介入用球囊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球囊在慢性闭塞性病变中的作用主要是辅助导丝通过和扩张病变。近年来随着逆向导丝技术及经内膜下重入真腔技术的发展,适于通过侧支血管,在内膜下扩张时不易造成穿孔,保证人体的血液循环流畅,保证心脏或是大脑各个部位的血液供应正常,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逐渐发展出了药物球囊,药物球囊就是在球囊的外表面有药物涂层,通过扩张的过程将药物输送至血管内膜,通过药物的抗增殖作用来抑制内膜增生,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350278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11月25日,一种改进型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包括管头远端,管头近端与球囊和内管相连接,内管远端外表面,球囊两侧边界正下方安装两个显影材料标记,球囊近端与外管A连接,外管A与外管B连接,内管贯穿外管A 与外管B中空腔,形成双腔结构,内管在外管B近端穿出,与手柄出口连接,外管B末端与手柄出口相连。由于外管A直径从球囊端到外管B端逐渐减小,因此该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导管的通过直径,同时使得导引导丝可贯穿整个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内腔,使手术医生能更好地将力施加在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增强了导管的穿过能力和推送能力。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市面上的血管球囊携带的药物在插入时由于与血管内壁相接触,容易被洗脱从而造成携带药物无法完全应用在患处,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血管通路介入用球囊及其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通路介入用球囊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面上的血管球囊携带的药物在插入时由于与血管内壁相接触,容易被洗脱从而造成携带药物无法完全应用在患处,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管通路介入用球囊,包括三连三通导管端,所述三连三通导管端的一侧密封连接有外导管,所述外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囊,所述球囊的另一端连接有造影腔,所述球囊靠近外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球囊近端,所述球囊的另一端设置有球囊远端,所述外导管的内部设置有导丝槽,所述导丝槽和球囊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丝,所述球囊的内壁和外导管内部导丝的外侧环形设置有六个加压丝,且球囊内部设置的加压丝为螺旋状,所述球囊的外端面开设有螺旋状的泄压槽,且泄压槽与加压丝对应设置,所述外导管的外部滑动设置有保护套机构,且保护套机构位于球囊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三连三通导管端远离外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导丝连接端,所述三连三通导管端上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压力泵连接端,且压力泵连接端的上端向导丝连接端方向倾斜。
优选的,所述造影腔的直径由靠近球囊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造影腔远离球囊的一端为圆头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导管内部靠近球囊的一侧设置有锁定环,所述球囊的内壁环形设置有锁定块,所述导丝和加压丝靠近造影腔的一端与球囊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锁定环的内部环形开设有六个与加压丝对应的加压丝槽,所述加压丝分别与加压丝槽和锁定块滑动连接,且加压丝槽与锁定块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压丝位于外导管内的一端设置有加压丝限位块,且加压丝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加压丝的直径,且加压丝限位块的直径大于加压丝槽的通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朝江,未经苏朝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4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