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混酸酸洗的添加剂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2441.8 | 申请日: | 202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万大双;卢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市科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C23G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曾志环 |
| 地址: | 5292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酸酸 添加剂 | ||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酸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混酸酸洗的添加剂,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酰基缩氨酸表面活性剂10~15份、腐蚀抑制剂3~5份、2‑烷基‑乙酰胺基杂环表面活性剂20~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7~10份、水40~60份。该不锈钢混酸酸洗的添加剂,通过酸洗稳定剂中的具有渗透作用的酰基缩氨酸类表面活性剂,快速渗透至不锈钢热轧板表层氧化铁皮与基体之间,并传递质子,破坏氧化铁皮与基体间的金属键,不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对氧化铁皮进行剥离。减少了硝酸与氧化皮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大量减少了氮氧化合物的产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酸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混酸酸洗的添加剂。
背景技术
锈钢酸洗是不锈钢成型加工过程的重要工序,目的是去除热处理过程中不锈钢表面生成的致密而坚硬的氧化层,同时钝化生成致密的保护膜,抑制金属表面进一步发生腐蚀,生产企业通常采用HNO3和HF的混酸溶液进行酸洗。
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NO2,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造成了企业周边的环境污染。目前企业虽然对废气采取了吸收、脱硝处理,但废气中NO2的浓度过高易导致废气处理不完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混酸酸洗的添加剂,具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成材率优点,解决了环境污染严重,成材率低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成材率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混酸酸洗的添加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
酰基缩氨酸表面活性剂10~15份、腐蚀抑制剂3~5份、2-烷基-乙酰胺基杂环表面活性剂20~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7~10份、水40~60份。
一种不锈钢混酸酸洗的添加剂,包括以下步骤,
S1、酸洗剂制备
向配酸槽内添加选取的水40~60份,然后再将选取的酰基缩氨酸表面活性剂10~15份,腐蚀抑制剂3~5份、在不断的搅拌条件下,缓慢分批加入配酸槽中,待原料添加完后,继续加水至液体的总体积为900~1200升,再继续搅拌,紧接着再依次将选取的2-烷基-乙酰胺基杂环表面活性剂20~3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表面活性剂7~10份依次加入到配酸槽内部,当搅拌完成后,将得到的酸洗剂进行取样分析,如分析酸洗剂符合工艺规范,则加热升温至工艺温度;
S2、不锈钢酸洗
S201、将需要进行酸洗的不锈钢放置到配酸槽内部,不锈钢在进入酸洗液中浸泡时,表面覆盖大量氧化皮;
S202、随着时间的推移,混酸开始溶解侵蚀氧化皮,氧化皮开始脱落,基体开始裸露;伴随氧化皮溶解侵蚀的同时,大量的气体NO2开始产生;
S203、混酸继续溶解侵蚀残余的氧化皮,同时混酸也和已经裸露的基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直到钢带表面的全部氧化皮溶解干净并被输送出混酸液面为止。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酸洗稳定剂中的2-烷基-乙酰胺基杂环类表面活性剂,由于氮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强,杂环碳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有所降低,产生对氮氧化合物的良好化学吸附,从而减少氮氧化合物单体在硝酸中的浓度,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氮氧化合物的溢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酸洗稳定剂中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均匀铺展在溶液表面,降低了气液表面硝酸分子的表面自由能,同时基于高分子聚乙烯基良好柔韧的特性,大大减少了酸雾的挥发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配酸槽内部需要安装搅拌杆,且搅拌杆是由哈氏合金材料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市科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市科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2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