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增强方法、装置、耳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1573.9 | 申请日: | 202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2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L21/0232;G10L25/21;G10L25/30;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增强 方法 装置 耳机 设备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增强方法应用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语音增强方法包括:
在采集到声音信号时,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中的骨导信号判断所述声音信号的信号类型,其中,所述骨导信号基于所述振动传感器采集得到;
若所述信号类型为语音信号,则获取后验信噪比并确定所述后验信噪比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
在确定所述后验信噪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基于深度学习方式对所述语音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进行第一消噪处理,和,对所述语音信号中的低频信号进行频域的第二消噪处理,以针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增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设备还包括内耳麦克风,所述低频信号基于所述内耳麦克风采集得到,所述对所述语音信号中的低频信号进行频域的第二消噪处理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低频信号的信号带宽;
在所述信号带宽符合预设的带宽设计条件时,对所述低频信号进行频域的第二消噪处理;
或者,
在所述信号带宽不符合所述带宽设计条件时,对所述低频信号进行带宽扩展,并对经过带宽扩展后的低频信号进行所述第二消噪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中的骨导信号判断所述声音信号的信号类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中的骨导信号计算时域信息,其中,所述时域信息包括过零率和基音周期;
对所述骨导信号进行时频变换处理得到频域信号,并根据所述频域信号计算频域信息,其中,所述频域信息包括频谱能量和谱质心;
对所述过零率、所述基音周期、所述频谱能量和所述谱质心进行融合判决以判断得到所述声音信号的信号类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增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对经过所述第一消噪处理后的高频信号和经过所述第二消噪处理后的低频信号进行滤波得到对应的待输出信号;
融合所述待输出信号并对融合后的待输出信号进行动态范围控制后输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后验信噪比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后验信噪比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基于预设信号处理方式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第三消噪处理以针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增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中的骨传导信号判断所述声音信号的信号类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号类型为背景噪声,则更新麦克风和内耳麦克风各自的噪声功率谱估计;
将所述背景噪声对应的输出信号置为零,或者,将所述背景噪声转换为预设舒适噪声信号。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增强方法还包括:
在采集到所述声音信号时,针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回声消除处理后,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中的骨导信号判断所述声音信号的信号类型的步骤及其后续步骤。
8.一种语音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增强装置应用于耳机设备,所述耳机设备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语音增强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采集到声音信号时,根据所述声音信号中的骨导信号判断所述声音信号的信号类型,其中,所述骨导信号基于所述振动传感器采集得到;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信号类型为语音信号,则获取后验信噪比并确定所述后验信噪比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
增强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后验信噪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基于深度学习方式对所述语音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进行第一消噪处理,和,对所述语音信号中的低频信号进行频域的第二消噪处理,以针对所述语音信号进行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15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