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换热的储能液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5160.X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5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田颖;张浩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政卫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80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065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储能液冷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换热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换热的储能液冷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内移动设置有储能箱、控制模块和液冷模块,所述液冷模块与储能箱活动相连,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装置箱内,且所述移动机构与液冷模块固定相连,所述移动机构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安装在装置箱内,所述切换机构与储能箱活动相连,且所述切换机构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中的一种复合换热的储能液冷装置,切换机构通过对储能箱的温度感应,可以通过控制模块驱动移动机构工作,移动机构带动液冷模块移动,实现对储能箱的不同位置进行换热降温,提高对储能箱的换热降温效率,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换热的储能液冷装置。
背景技术
两种或三种基本热量传递方式同时起作用的传热的方式称为复合换热,复合换热得到的热量需要储备在特定装置内,便于进行使用;随着储能电池系统的容量及使用功率逐渐增大,其产热量也随之增大,从而导致储能电池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温升大,温度高;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对工作温度比较敏感,电池长期工作在高温下时,会降低其功率性能,加速电池老化,影响储能系统循环寿命;因此需要设置特定的降温装置,对其进行降温和冷却处理。
现有降温装置大多设置的是一种液冷装置,液冷装置一般固定设置在储能箱的外壁上,通过液冷装置中循环水的设置,与储能箱的热量进行换热处理,从而实现对储能箱的降温处理;但固定设置的液冷装置只能对储能箱的固定位置进行换热降温,储能箱内其他位置的热量需要传递至液冷装置所在位置才能实现换热,这样会导致对储能箱的散热降温效果不佳,进而出现储能箱内的热量过高而导致的部件损坏的问题。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复合换热的储能液冷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换热的储能液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换热的储能液冷装置,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内移动设置有储能箱、控制模块和液冷模块,所述液冷模块与储能箱活动相连,还包括: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装置箱内,且所述移动机构与液冷模块固定相连,所述移动机构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用于控制液冷模块进行移动;
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安装在装置箱内,所述切换机构与储能箱活动相连,且所述切换机构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切换机构用于对控制模块的开关进行切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固定轮、传动带、移动轮、辅助轮和第二固定轮,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在装置箱内,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液冷模块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固定轮和第二固定轮均固定设置在装置箱的内壁上,所述移动轮和辅助轮均活动设置在装置箱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固定轮、第二固定轮、移动轮和辅助轮依次通过传动带活动相连,所述移动轮上固定安装有液冷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轮上活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辅助轮活动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切换机构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感温组件、安装座、连接件、切换组件和弹性模块,所述感温组件、连接件、切换组件和弹性模块均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固定在装置箱内,所述感温组件的一端与储能箱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感温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设置连接件上开设的滑槽内,所述连接件与切换组件活动相连,所述切换组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弹性模块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弹性模块的另一端与切换组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5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