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55123.9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7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宣歌;朱红芳;王强;李桂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石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地址: | 511540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海马 交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海马繁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产药剂作用海马的育儿囊,养殖即可。本发明首次将催产药剂与海马的特殊身体结构育儿囊相结合,提供一种可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可有效促进海马发生交配行为,促进了海马群体同步交配,海马的妊娠率可达80%;与海马自然交配相比,海马的妊娠率提高了50%,且海马生殖期提前了3天,明显缩短了交配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马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马交配繁殖周期较长,且繁殖行为特殊,受精卵在海马雄鱼的育儿囊中孵化至幼鱼后才独立生活,规模化培育海马幼苗必须靠大量亲鱼的同时繁殖。常规的海马鱼苗过程中,当海马群体基数较大时,不同雌雄海马之间交配不同步,导致后续小海马出生时间不集中,产幼数量波动性大,增加打捞难度且导致同一批次小海马体型差异较大,且生产者无法有针对性的集中安排鱼苗培育所需的生产设施和饵料,因而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不利于规模化养殖。在与海马亲缘物种海龙的研究中证明了妊娠期间雄海龙对受精卵有营养传输的作用。并且在大量海马的研究中推测其在妊娠过程中对胚胎提供脂质或固醇类营养物质。通过对不同妊娠时期膨腹海马育儿囊进行转录组检测发现,调控脂质、氨基酸、运载Ca2+、Fe2/3+、K+、Zn2+、Cu2+、Mg2+受体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上升。由于海马与海龙同属海龙科,亲缘关系近,推测海马育儿囊可能有物质传输的作用。并且正常状态下,海马育儿囊处于封闭状态,与外部环境没有物质交换。目前没有通过针对海马育儿囊促进海马交配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在海马繁育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促进海马交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产药剂作用海马的育儿囊,养殖即可。
优选地,所述催产药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马来酸地欧酮和前列腺素PG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催产药剂包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优选地,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170~380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0.3~96μg/kg。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180~95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0.3~52μg/kg。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200~20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0.5~5μg/kg。
最优选的,所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剂量为1000~20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为3~5μg/kg。
优选地,所述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产药剂注入或植入海马的育儿囊内,养殖即可。
优选地,所述注入的方式为通过注射工具将催产药剂从育儿囊口注射和/或从育儿囊壁穿刺注射到育儿囊内。
优选地,所述注射工具可以是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催产药剂用生理盐水溶解。
优选地,所述植入的方式为通过缓释胶条将催产药剂植入育儿囊。
优选地,所述催产药剂负载在缓释胶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石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石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5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树苗圃土壤温湿度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