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4203.2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2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谷坤鹏;张君韬;蔺威威;栾宏;高健岳;刘思楠;葛仕彦;李鸿运;王泉泉;王金玉;马建宇;王熠恒;何洪帅;罗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4 | 分类号: | E02D5/64;E02D33/00;C04B14/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杨孟娟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玄武岩 纤维 套筒 加固 码头 桩基 设计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受损梁底进行表面处理;筋材施工;对桩基表面粗糙处理;安装玄武岩纤维套筒和底部密封件;灌注掺有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的水泥基灌浆料。本申请中,通过设计在水泥基灌浆料掺入玄武岩纤维短切纱和/或在桩基上进行筋材施工,来进一步提高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结构的力学及耐久性能,不仅适用于码头桩基,对于水工、海工结构桩基基础皆有效。采用本申请对码头桩基加固修复后,无需进行再修补,节约桩基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码头桩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高桩码头桩基修复加固技术有加桩法,现浇混凝土包覆法、玻纤套筒加固法,前两者方法无法解决桩基长期受腐蚀破坏的根本问题,玻纤套筒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耐老化能力弱,加固效果寿命不长。采用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法,抗冲磨性强,耐疲劳性能优异,加之纤维本身性能优异性,是一种加固码头桩基的极佳方法。为进一步加强码头桩基结构的力学及耐久性,提出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受损梁底进行表面处理;
对桩基表面粗糙处理;
筋材施工;
安装玄武岩纤维套筒和底部密封件;
灌注掺有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的水泥基灌浆料。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受损梁底进行表面处理;
对桩基表面粗糙处理;
筋材施工;
安装玄武岩纤维套筒和底部密封件;
灌注水泥基灌浆料。
本申请又提出了一种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受损梁底进行表面处理;
对桩基表面粗糙处理;
安装玄武岩纤维套筒和底部密封件;
灌注掺有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的水泥基灌浆料。
可选地,上述的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其中,在上述的筋材施工中,包括:在桩基外表面采用植筋的方法植入纵向筋以及安装箍筋。
可选地,上述的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其中,所述筋材包括:钢筋、玄武岩纤维复合筋、钢筋-连续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或玄武岩纤维智能筋;纵向受力筋直径设计为8mm~16mm,箍筋直径设计为4mm~8mm。
可选地,上述的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其中,所述钢筋-连续玄武岩纤维复合筋是由内心钢筋和外包纵向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复合而成。
可选地,上述的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其中,所述玄武岩纤维智能筋是将分布式传感光纤在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的生产过程中埋入,形成受力与传感的特性于一体的自传感智能材料。
可选地,上述的基于玄武岩纤维套筒加固码头桩基的设计方法,其中,所述水泥基灌浆料中掺入的所述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的设计长度为6~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4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