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云环境下智能算法版权管理方法、管理器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52373.7 | 申请日: | 202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7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华东;周安福;张海涛;刘亮;张宇峰;余音;李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10 | 分类号: | G06F21/10;G06F21/45;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宋教花 |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环境 智能 算法 版权 管理 方法 管理器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云环境下智能算法版权管理方法、管理器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智能算法的授权证书,并在视频云平台中将该授权证书加载至目标智能算法对应的插件中;根据插件中的算法元数据获取目标智能算法的镜像,并将该镜像以容器形式运行在视频云平台中,以基于插件中的授权证书对容器对应的目标智能算法进行版权管理。本申请能够在容器迁移时不再需要人工进行重新授权认证,能够有效简化智能算法的版权管理过程并提高智能算法版权管理的效率、自动化程度及智能化程度,将算法运行与授权管理分隔开来,解决云环境中容器迁移引起的授权管理问题;进而能够有效提高视频云环境下智能算法的调用效率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视频云环境下智能算法版权管理方法、管理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存储、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复制和传输数字内容变得越来越便捷,但同时对数字内容版权所有者的利益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密码加密、数字水印、安全容器等安全技术的支持下,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 Management,DRM)技术应运而生,DRM控制数字内容的访问权限,提供了对数字内容的安全分发、权限控制和运营管理的能力。算法作为一类数字内容,也可利用传统DRM为其进行版权的分发与管理。
但是在云计算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类智能算法以容器为载体运行。在目前的算法版权管理技术中,各算法厂家通过对物理机或容器的授权绑定发放算法权限,即算法服务只能在指定的物理机或容器中运行,算法容器的重启或升级都需要人工对其进行重新授权认证,且在算法厂商繁多、算法版本迭代迅速的情况下,版权管理对不同算法厂商和版本的适配成为一大难题。这将导致算法厂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管理维护方面的高昂成本。
目前,各算法厂家对算法授权的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对物理机、服务器进行授权绑定,即算法服务只能运行在指定的物理机或服务器中,在云计算环境中由于存在数量巨大的服务器,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而且管理起来十分困难。还有一种方式是将算法打包为镜像,将其运行在容器中,当授权证书挂载到算法容器内部时,算法才能正常运行。但对于这种方式,当容器重启或算法升级等情况引起容器迁移时都需要人工重新绑定授权证书,授权认证过程也比较复杂,需要较多的人力介入。也就是说,现有的视频云环境下智能算法的版权管理过程均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且过程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视频云环境下智能算法版权管理方法、管理器及系统,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以由AIRM 管理器执行的视频云环境下智能算法版权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智能算法的授权证书,并在视频云平台中将该授权证书加载至所述目标智能算法对应的插件中;
根据所述插件中的算法元数据获取所述目标智能算法的镜像,并将该镜像以容器形式运行在所述视频云平台中,以基于所述插件中的授权证书对所述容器对应的目标智能算法进行版权管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应用基于预设的框架API发送的针对视频云平台中目标智能算法的调用请求,其中,该调用请求包含有所述目标智能算法的算法信息;
根据所述算法信息在所述视频云平台中查找所述目标智能算法对应的插件,并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该插件,以使该插件根据对应的授权证书对所述目标智能算法的容器进行版权管理,以基于所述调用请求调用已通过版权认证的容器内的目标智能算法,生成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调用结果;
接收所述目标智能算法对应的插件发送的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调用结果,并将该调用结果发送至所述应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件根据本地的授权证书对所述目标智能算法的容器进行版权管理,并基于所述调用请求调用已通过版权认证的容器内的目标智能算法以生成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调用结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邮电大学;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2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测试通道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壁钢管焊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