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49933.3 申请日: 2022-04-26
公开(公告)号: CN114731892A 公开(公告)日: 2022-07-12
发明(设计)人: 冯薇;张宇清;秦树高;赖宗锐;佘维维;刘靓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33/00;A01G22/00;A01G13/02;A01B79/02;A01B79/00;C12N1/12;C12N11/14;C09K17/14;C09K101/00;C12R1/89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钱云
地址: 10008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沙化 土地 综合治理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所述治理方法包括:在沙地以草类植物设置网格状栅栏,所述栅栏最小单元的边长为1‑2m,高度为4‑6cm;在所述栅栏内的沙地散播固沙植物种子和藻种,以及添加功能微生物菌剂;其间在沙地表面分多次喷洒沙蒿胶。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土壤改良作用,在起到一定固沙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植物生长。该方法的推广将增加农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具有重大的潜在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荒漠化危害越来越严重,防治荒漠化、遏制沙化土地的扩张,实现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捷。传统固沙技术包括机械固沙、化学固沙和生物固沙,尽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恢复速度慢,且沙地固定后土壤养分的提升较弱,难以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基本元素;一些化学材料因成本、材料来源受限等因素均未能大规模应用。

因此,探索一套易于获得、价格低廉、无二次污染、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且能为后续植物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的固沙集成技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解决沙化土地治理过程中土壤肥力不足、固沙速度慢、植被恢复微弱等问题,实现半干旱荒漠区沙漠化高效治理和区域生态安全保障。

本发明提供一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在沙地以草类植物设置网格状栅栏,所述栅栏最小单元的边长为1-2m,高度为4-6cm;在所述栅栏内的沙地散播固沙植物种子和藻种,以及添加功能微生物菌剂;其间在沙地表面分多次喷洒沙蒿胶。

藻类作为一种拓殖生物,不仅能在多数生命形式无法生存的严酷环境中生长和繁殖,而且还以其特有的生活、代谢方式影响并改善自然环境,在荒漠化综合治理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但是,在荒漠藻培育初期,流沙表面的荒漠藻生物量很低,不足以形成藻结皮,荒漠藻容易黏附在土壤颗粒表面,随风迁移。本发明研究发现,沙蒿胶具有良好的固沙效果,不但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微环境,还能加快生物结皮的形成发育。将其与生物结皮相结合应用于沙漠化的治理,在生物结皮培育前期给其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微环境,在后续还能给生物结皮的生长发育提供养分。

功能微生物菌剂是一类经过生产扩繁后,制成溶液、粉末、固体的活性制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抑制有害病菌,固定大气中的CO2和N2,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还可以激活土壤中无机养分,加速有机物的分解转化,提高土壤与肥料中养分利用率,促进营养释放及作物的吸收利用。本发明添加功能微生物菌剂能在固沙的同时改良土壤结构。

本发明上述技术的实施还离不开起初工程设施的建立,即在沙地以草类植物设置网格状栅栏,所述栅栏最小单元的边长为1-2m,高度为4-6cm。现有技术也有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化学措施等结合的治理沙地方法,如CN109121527A,但是,该现有技术要编织网格状草垫然后还要在草垫上铺设地膜,工程量相当大且成本较高。本发明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进行本发明所述的工程设施,可以就地取材、操作简单,且草类植物既可以降低地表风速,为微生物提供稳定的环境,还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养分(植物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和糖类等),从而后期无需过多复杂的处理,最后实现较优的治理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所述草类植物为麦草,在其收割后,将麦草扎入沙地深4-6cm,高出地表4-6cm。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麦草为小麦收获后的秸秆。可采用铁锹将麦草扎入沙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所述固沙植物种子为油蒿、杨柴和柠条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所述藻种由自然发育良好的藻结皮处理得到藻粉后再经扩繁得到。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藻种制备可采用如下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9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