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47453.3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7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景金;李岳;王春迎;王玮;王建国;武蕾丹;田灵娣;潘本锋;宋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Q50/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环境 数据 融合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多个数据源的大气环境数据;表单类数据转换为矢量格式的要素类数据;将要素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和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分别与地理空间网格关联;将要素类数据的时间信息和栅格类数据的时间信息相互关联;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将要素类数据、栅格类数据、空间连接关系和时间连接关系入库,以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格式的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数据库。本发明能够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实现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为大气环境管理中所需的模型模拟、大数据挖掘和平台可视化提供标准化、统一接口的数据源,降低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接口编写的工作量及技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环境管理精细化要求的提高,同时新兴环境监测技术也逐渐发展成熟并开始广泛应用,大部分城市的环境监测手段都从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源在线监测,拓展到了网格化加密监测、组分监测、污染源清单、走航监测、巡航监测、卫星遥感监测和激光雷达观测。多种环境监测手段的综合应用一方面为城市开展成因分析、污染溯源、环境监管、预警预报和减排评估防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数据,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数据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描述主体不同、类型庞杂且格式多样,在对其进行平台可视化展示和深度挖掘应用前都需要开展大量的数据预处理工作。
现阶段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大气环境数据融合,主要是基于传统监测手段的一类或者几类数据源,例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融合,因为同为固定点监测数据,且参数一致、更新频率一致,广泛应用于污染排名、高值报警环境状况分析中。
新兴的大气环境数据,例如,网格化加密监测、组分监测、污染源清单、走航监测、巡航监测、卫星遥感监测和激光雷达观测,是现阶段大气环境管理所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来源分散的数据由于时空伴随变化不同、非定期更新、描述主体不同和格式差异问题,尚未实现与传统监测数据的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多个数据源的大气环境数据;所述大气环境数据包括表单类数据和栅格类数据;所述表单类数据和栅格类数据均包含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基于表单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将表单类数据转换为矢量格式的要素类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理空间网格。
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分别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关联,以建立空间连接关系。
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时间信息和所述栅格类数据的时间信息相互关联,以建立时间连接关系。
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将所述要素类数据、所述栅格类数据、所述空间连接关系和所述时间连接关系入库,以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格式的多源大气环境数据融合数据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理空间网格包括网格编码和网格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网格编码作为各地理空间网格的唯一标识,所述网格位置信息用于描述地理空间网格的空间位置信息。
所述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分别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关联,以建立空间连接关系,包括:
根据各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位置信息,将所述要素类数据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编码关联,以建立要素类数据与地理空间网格的空间连接关系。
根据各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位置信息,将所述栅格类数据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地理空间网格的网格编码关联,以建立栅格类数据与地理空间网格的空间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7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