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共振成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46400.X | 申请日: | 202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斌;杨俊;孙涛;徐曼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3/48 | 分类号: | G01R33/48;G01R33/561;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唐德君 |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该方法通过获取检测对象的初始K空间数据集;将初始K空间数据集输入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对欠采样放射数据线上缺失的数据进行补充,输出目标K空间数据集;重建目标K空间数据集生成检测对象的磁共振图像。本申请提供的磁共振成像方法能够在减少采样时间的同时提高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一种成像技术。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不需要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磁共振成像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磁共振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噪声,可以采用静音序列采集信号。但是将静音序列采集的信号填充至K空间得到K空间数据,使用该K空间数据生成的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较低。
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静音序列采集信号的时间可以提高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但是时间的增加会带来运动伪影,同时会增加检测对象的不适。通过减少采集信号时的采样点数可以减少运动伪影,但是会导致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较低。现有技术无法保证在减少采样点数的同时提高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对象的初始K空间数据集,初始K空间数据集包括欠采样放射数据线,欠采样放射数据线上存在缺失的数据;
将初始K空间数据集输入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对欠采样放射数据线上缺失的数据进行补充,输出目标K空间数据集;
重建目标K空间数据集生成检测对象的磁共振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欠采样放射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段和第二数据段,第一数据段位于初始K空间数据集的中心区域,第二数据段位于初始K空间数据集的中心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且第二数据段存在未填充的数据点;其中,中心区域是指以第一数据段对应的放射数据线为半径,覆盖初始K空间数据集的中心的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段填充的数据点密度大于第二数据段填充的数据点密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欠采样放射数据线包括第一欠采样放射数据线和第二欠采样放射数据线;第一欠采样放射数据线对应的半径与第二欠采样放射数据线对应的半径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对象的磁共振信号,并将磁共振信号填充在K空间中得到初始K空间数据集;K空间的半径为第一半径,初始K空间数据集的至少部分数据对应的填充轨迹具有第二半径,第二半径小于第一半径;
将初始K空间数据集输入机器学习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将初始K空间数据集的至少部分数据对应的填充轨迹延长至第一半径,输出目标K空间数据集;
重建目标K空间数据集生成检测对象的磁共振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K空间包括中心区域和中心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中心区域是以第二半径为半径,覆盖K空间的中心的区域,且K空间的中心区域对应的采样速率满足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律。
第三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检测对象的初始K空间数据集,初始K空间数据集包括欠采样放射数据线,欠采样放射数据线上存在缺失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64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