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隔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46350.5 | 申请日: | 202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7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邓凯桓;陈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五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L23/08;C08K9/06;C08K3/34;C08J3/22;C08J5/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8 | 代理人: | 陆僖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尼龙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阻隔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阻隔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尼龙6、PA‑MXD6、弹性体和/或聚乙烯、有机偶联化纳米蒙脱土、开口剂、润滑剂和抗氧剂。所述制备方法为:(1)阻隔母粒的制备:将PA‑MXD6、弹性体和/或聚乙烯、有机偶联化纳米蒙脱土、润滑剂、抗氧剂、开口剂和一部分尼龙加入密炼机,加热密炼,挤出片材切粒,得阻隔母粒;(2)双螺杆共混挤出造粒:将剩余部分尼龙6和阻隔母粒分别连续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冷却,切粒,即成。将所述阻隔尼龙复合材料应用于食品包装膜。本发明阻隔尼龙复合材料成本低,强度高,耐蒸煮、耐穿刺、阻隔性好。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阻隔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食品包装产业发展迅速,BOPA膜产量30万吨/年,多层共挤复合膜100万吨/年。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食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熟食、饮料、零食、鲜活食品等包装保鲜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国内食品包装膜主要是采用PP/EVOH/PA6/PP或PE/EVOH/PA/PE及PE/PA/PE等多层复合膜,很少使用MXD6膜,主要原因是虽然MXD6具有很好的阻隔性但其价格太高,难以推广应用;EVOH的阻隔性也很好,同样是价格太高,使用量较小,且EVOH耐穿刺、耐蒸煮性较尼龙膜差。
CN112480659A公开了增韧型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尼龙薄膜是由68~94.7份PA6,聚醚嵌段共聚尼龙弹性体0.5~30份,开口剂0.1~0.5份,爽滑剂0.1~0.5份螺杆共混直接挤出制备双向拉伸薄膜。虽然所得双向拉伸膜具有较好的冲深性能,但其不具阻隔性。
CN110615181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型锂电池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包装膜包括尼龙层、铝箔层和热封层,其中,尼龙层由MXD6、PA6、玻纤、LLDPE-g-MAH接枝物、硅烷偶联剂、抗氧剂、阻燃剂、纳米二氧化硅无机填料组成,热封层由PP、玻纤组成。虽然这种组成结构提高了复合膜耐热性,但是,所述材料不具备阻隔性,相反,由于玻纤及二氧化硅的大量加入,复合材料材料中PA6与玻纤、二氧化硅填料之间界面处存在很多的微孔,使复合材料更易透气。
CN1133881221A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包装材料高阻隔母粒基制备方法,所述高阻隔母粒是由PA6 40~80%,PA12 10~50%,吸氧剂1~5%,纳米无机材料1~5%,功能添加剂0.5~0.7%制成。虽然用于包装膜克服了吸氧材料寿命到期,包装材料阻隔性下降的问题,但是,这种母粒采用共混挤出工艺很难分散均匀,特别是添加PA12作为改性材料,虽然有可能提高膜的柔性,但不可能提高膜的阻隔性。
随着国家对食品保质、保鲜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阻隔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成本低,强度高,耐蒸煮、耐穿刺、阻隔性好的阻隔尼龙复合材料,以提高食品的保鲜期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强度高,耐蒸煮、耐穿刺、阻隔性好的阻隔尼龙复合材料。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阻隔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隔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尼龙6、PA-MXD6、弹性体和/或聚乙烯、有机偶联化纳米蒙脱土、开口剂、润滑剂和抗氧剂。尼龙6本身具有一定的阻隔性,但达不到食品包装保鲜的要求,通过将PA-MXD6与尼龙6复合,可有效提高PA6的阻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五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五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6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