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蛋白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46347.3 | 申请日: | 202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8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杜官本;周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J189/00 | 分类号: | C09J189/00;C09J11/08;C09J11/06;B27D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张换君 |
| 地址: | 65022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蛋白 基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蛋白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经过二次压榨的油料植物饼粕粉碎过筛,与水混合,调节pH至8.0~8.5,水浴升温,保温,得到热解液,取一半所述热解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溶液;(2)在剩余的另一半所述热解液中加入聚乙烯胺保温,冷却至室温,得到交联改性植物蛋白基处理液,记为第二溶液;(3)在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二醛类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溶液。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胶接性能优异、成本可控、使用方便等突出特点,可作为刨花板、胶合板、多层实木层积材等人造板产品生产用胶黏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性能蛋白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胶黏剂作为人造板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或控制着产品的整体性能。长期以来,因“三醛胶”(主要包括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酚醛树脂(PF)等)优良的胶接强度和耐水、耐候性,为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然而,由于该树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释放甲醛和酚等有毒有害物质,开发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环保型胶黏剂代替“三醛胶”已成为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其中,以大豆蛋白类胶黏剂的研发和应用最为广泛,部分研究成果也已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问题在于,以大豆为主要原料胶黏剂的应用会与人类粮食供给产生冲突,寻找可替代性蛋白原料对蛋白类胶黏剂的可持续发展至为重要。植物蛋白是大型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副产品,具有丰富的储量,且种类颇多,属于可再生资源。其中,尤以油料植物加工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最有意义,原因在于,油料植物加工副产物量大、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目前对其利用率并不高,且有些副产物可能具有毒副作用,大部分都是作为废料被遗弃,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负担。
而且,以植物蛋白为主的木材胶黏剂,仍存在对蛋白类型要求高、耐水胶接强度差等突出问题,导致在木材胶接中的实际应用比例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蛋白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胶接性能优异、成本可控、使用方便等突出特点,可作为刨花板、胶合板、多层实木层积材等人造板产品生产用胶黏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蛋白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二次压榨的油料植物饼粕粉碎过筛,与水混合,调节pH至8.0~8.5,水浴升温,保温,得到热解液,取一半所述热解液,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一溶液;
(2)在剩余的另一半所述热解液中加入聚乙烯胺,与步骤(1)相同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冷却至室温,得到交联改性植物蛋白基处理液,记为第二溶液;
(3)在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二醛类水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油料植物饼粕包括二次冷榨核桃饼粕、工业大麻籽饼粕、油菜籽饼粕或花生饼粕,经粉碎机粉碎后,过120目~140目筛以备用,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5%~48%,碳水化合物含量10%~12%,粗纤维含量1.0%~1.5%。
进一步地,用碱性溶液调节pH至8.0~8.5,所述碱性溶液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氨水等一种或几种为主,使用时配制成质量浓度45%~50%的水溶液。
进一步地,聚乙烯胺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粘稠状液体,pH值为10~12,纯度为99%,平均分子量为1300,为方便操作,使用时可配制成80%质量比例的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油料植物饼粕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8,水浴温度为90℃~95℃,保温时间为1.5~2.5小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聚乙烯胺的加入比例为另一半所述热解液质量的3%~5%,保温时间为0.5~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6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